人居环境科学 土木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居环境科学是科学吗?人居环境的概念,人居环境科学的意义,人居环境科学的创造者是谁,人居环境科学与土木工程bim的联系,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是谁。
本文导航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哪一年开设
人居环境科学是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
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它所考虑的是小到三家村,大到城市带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而非单纯的建筑或城市问题。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
人居环境设计是什么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以采集和渔猎等简单劳动为谋生手段。为了不断获得天然食物,人类只能“逐水草而居”,居住地点既不固定,也不集中。
为了利于迁徙,人类或栖身于可随时抛弃的天然洞穴,或栖身于地上陋室、树上窠巢,这些极简单的居处散布在一起,就组成了最原始的居民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农耕与饲养,而且形成了从事不同专门劳动的人群:农民、牧人、猎人和渔夫。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向人类提出了定居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乡村人居环境。
扩展资料:
人居环境城市化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简单说来,当代世界城市化有以下四个特点: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到39.6%,增加10.4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将达到51.8%,即在世界范围内,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超过居住在乡村中的人口。
同时,从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到2020年两者之比将为3.5 : 1。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当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其后果不仅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
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Supercity)、巨城市(Megacity)、城市集聚区(City Agglomeration)和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这就是所谓的郊区城市化。
50年代后,由于特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加上生活水平改善,人们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以及汽车的广泛使用,交通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原因,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引发了市区各类职能部门纷纷郊区化的连锁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人居环境的五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于研究人居环境的包容性途径来讲是本质的要素 :
1-2.人与社会
社会通过人口变化动向、群体行为、社会风俗、职业、收入和政府来处理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重要的是,当小的社群被更大的社群吸收后,怎样保护这些小型社群的内在价值。
3.自然
自然代表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和社会在这个系统里工作和运转,我们也在这个系统里规划人居环境。人类、机器、人居环境和自然的相互关系非常重要,而区域、洲和整个地球的承载力也极为关键。
4.建筑
常常用来代表所有的建筑和构筑物。
5.网络
交通、通讯和公共设施的的网络支持着人居环境,并通过建立结构和组织将它们联系起来。网络的改变将深刻地影响城市模式,同时网络的发展常常预示着城市和社会新的发展。
这五个元素在各自学科中都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医学和心理学领域中的人或者人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地理学(最近在生态学)针对的自然,建筑学、工程学和规划学中的建筑物和网络。与其通过将每个学科集合在一起创造一种“超科学”,毋宁将每个学科与人居环境相联系的方面集中起来,并用一种跨学科的途径将它们结合。假以时日,这些元素将在人居环境科学内部通过自发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得以相互补充。在本质上,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这就要求有一个坚实的科学基础,从而在面对最困难和最复杂情况时能够继续发展、实施和行动。
人居环境科学深度解析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近来日趋关心的焦点,尤其是自进入2005年以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就是,“营造世界城市,呵护地球家园”,而有关绿色的、和谐的人居节、人居环境的论坛也在今年扎堆儿召开。于10月3日世界人居日前夕、9月底在深圳举行的“2005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由于联合国安南秘书长特别顾问、联合国副秘书长、全球环境界的泰斗莫瑞斯·斯特朗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的出席而格外引人关注,一些全新的观点、理念从论坛上频频传出。
“我们全球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取决于城市成功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转变,中国的城市化进度、规模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所不能相比的,而且没有迹象表明这一进程将会变缓。”联合国副秘书长莫瑞斯·斯特朗指出。
著名城市问题专家、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铁臻断言,“在21世纪里,一座不适宜现代人生存的城市必将被淘汰,一座压抑人、限制人的创造性和发展的城市必将衰落。”他指出,“城市要选择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战略。”
1 保护环境不会阻碍发展
目前,工业化、城市化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全国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也面临着重大难题——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
朱铁臻教授指出,发展与环境二者密不可分,从工业革命开始,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就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由于发展模式的选择不当,造成发展经济的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制约了经济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通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高效利用能源、资源,保护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城市亟待解决的迫切任务。朱铁臻认为,一个现代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能否协调,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城市环境又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它是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类的文明与进步需要城市的发展,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又需要良好的环境,这两者是对立的,又应当是相互统一的。因而,城市必须选择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双赢的发展战略。
专家指出,保护环境不会阻碍发展,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经济的增长点,可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促进环境的发展。
土木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基本理念、以服务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具备人居环境多尺度系统思维和宽厚的相关学科基础理论,接受大数据与智慧城市方向、土木工程方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方向、地球环境科学方向等主修方向的教育,具有社会责任感、求实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毕业5-7年后获得土木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公用设备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1)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概论(设计)、现代城市与住宅设计、城市防灾与减灾、城市经济学等。
2)人居环境工程:城市气象学、城市生态环境学、城市物质与能量的综合与集成(热工基础)、水利工程与环境、人居环境工程技术、BIM技术概论等。
3)信息科学(大数据)与城市管理:数据管理与挖掘(专题实验)、信号与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人居环境大数据与多规合一方法、智慧城市与城市计算等。
人居环境质量有哪些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以采集和渔猎等简单劳动为谋生手段。为了不断获得天然食物,人类只能“逐水草而居”,居住地点既不固定,也不集中。为了利于迁徙,人类或栖身于可随时抛弃的天然洞穴,或栖身于地上陋室、树上窠巢,这些极简单的居处散布在一起,就组成了最原始的居民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农耕与饲养,而且形成了从事不同专门劳动的人群:农民、牧人、猎人和渔夫。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向人类提出了定居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乡村人居环境。扩展资料:人居环境城市化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简单说来,当代世界城市化有以下四个特点: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到39.6%,增加10.4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将达到51.8%,即在世界范围内,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超过居住在乡村中的人口。同时,从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到2020年两者之比将为3.5 : 1。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当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其后果不仅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Supercity)、巨城市(Megacity)、城市集聚区(City Agglomeration)和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这就是所谓的郊区城市化。50年代后,由于特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加上生活水平改善,人们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以及汽车的广泛使用,交通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原因,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