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药用动物学 动物中药对照表
生物制药专业介绍,药用动物的介绍,什么动物能做药物?明清时期的药用动植物学有哪些新发展,动物药材种类与功能介绍,动物中药材有哪些,药用动物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哪些。
本文导航
生物制药中的三大专业
生物制药的主要课程是:生物药剂与药代动力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微生物及免疫技术、生物化学、药用动物学、生药学与药用植物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制药机械与设备、药物经济学、中医学基础、医用物理与制药机械、药物市场营销(这些都不是固定的,主要还看所在院系的安排)与生物相关的专业还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动物中药对照表
药用动物是指身体的全部或局部可以入药的动物,它们所产生的药物统称为动物药。自古以来,人们就发现许多野生动植物具有药用价值。直到现在,野生植物仍然是重要的药物来源。例如,我国科学家在一种野生植物中提取出的青蒿素,治疗疟疾比奎宁更有效。许多野生动物也有药用价值。例如,五灵脂(复齿鼯鼠等的粪便)、海螵蛸、蝉蜕等都是常用的动物性药物。
哪些动物可以作为中药
可以做药的的动物有很多,例如:
一、蛇类
蛇的一身都是宝,《中国毒蛇学》就蛇体的各个部分 — 蛇毒、蛇肉、蛇胆、蛇油、蛇鞭、蛇血、蛇蜕、蛇皮、蛇信、蛇骨、蛇内脏等 - 从保健学、营养学、医药学等方面作了详尽的介绍。中医药典记载:“蛇性温、归肝、脾二经,治诸风虚症、疱、疮、顽癣”等。
1、蛇胆 - 清肝明目、去脂降压、降火除痘
2、蛇蜕 - 祛风、解毒、明目、杀虫
3、蛇鞭 - 壮阳补肾、填精益髓、强身固本
4、蛇油 - 柔嫩肌肤、去皱防衰、防冻治烫
5、蛇毒 - 治疗瘫痪、小儿麻痹症
6、蛇酒 - 肿痛风湿、通栓降压、舒筋活络
7、纯蛇粉 - 嫩肤养颜、去皱除斑、强身健骨
8、蛇参 - 滋阴补阳、祛病强身
二、蚯蚓
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洛。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治秃发。
三、蟾蜍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
四、乌贼科动物
海螵蛸是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功效。
五、复齿鼯鼠
复齿鼯鼠的粪可入药(俗名五灵脂)。粪呈粒状的叫灵脂米,呈不规则块状的叫灵脂块,能止痛、活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药用动物
八大类天然药用植物是什么
明清时期,人们从各个方面积累的生物学知识不断增加,比较鲜明地体现在本草学研究上。本草学著作的大量出现,标志着药用动植物研究的新发展这一时期的本草学著作主要有: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
尤其是《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医药学著作。对科研、临床、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部巨著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已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据说李时珍在41岁时被推荐到北京太医院工作。太医院的工作经历,给他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他创造《本草纲目》埋下很好的伏笔。
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与此同时,李时珍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
在太医院工作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搁下去了,借故辞职。
李时珍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天投宿在一个驿站。他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口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就上前询问。
马夫告诉他说:“我们赶车人,长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马夫还告诉他,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
李时珍从马夫这里知道了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于是将这个经验记录了下来。
这件事使李时珍意识到:要想修改好本草书,就必须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野外考察,他在75岁时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本草学上的巨著,达到了科学水平的一个新的高度,对生物学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本草纲目》所载的全部药物中,有324种是李时珍新记的。记有植物药1089种,除去有名未用的153种以外,实有936种。还记有动物药400余种。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等项加以说明。
这部著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分类更倾向自然性,用起来也方便;形态描述更详细、准确,同时还纠正了不少以前的讹传和不实之词。
《本草纲目》将药物分成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鱼、鳞、介、禽、兽、人16部。各部又细分为子类。如在草部下就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有名未用等类。
从这个分类来看,李时珍完全摒弃了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用的分类依据是习性、形态、性质、生态等。他对药物的考察非常深入仔细,常将具有相似疗效的植物排列在一起,说明他工作的深入。
李时珍详细地阅读过大量本草文献,并亲自对许多药物进行过细致观察,因此他在药用动植物形态描述方面通常比前人的详尽。这在指导人们寻找药物和鉴别药物有很突出的价值。
比如蛇床子,在以前的本草著作中没有形态描述,只记载了别名、产地。《本草纲目》在罗列了前书有关文字后,接着说,“其花如碎米攒簇,其子两片合成,似莳萝子而细,亦有细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草纲目》对植物形态的认识逐渐从表及里,从粗到细。反映了人们对植物和动物的认识的进步。
李时珍在订正前人的错误、谬说方面也做了大量出色的工作。他批驳了服食丹药和蝙蝠能长生的说法,证实了某些医生所说的多食乌贼鱼会使人不育,掏鹳的幼雏会导致天旱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他还指出草籽不能变成鱼,也弄清楚五倍子是虫瘿、鲮鲤吃蚁等。这些内容,大多反映在《本草纲目》中的“正误”和“发明”等项中,充分反映了李时珍的注重实践精神。
《本草纲目》的产生和成就的取得不是偶然的。自宋代以来,人们就积累了丰富的本草学知识,为明代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明代初中期还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内容新颖充实的本草著作,如《救荒本草》和《滇南本草》,这些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一些大型的、总结性的著作出现。
在李时珍后较长一段时期,本草学没有大的发展。至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这一著作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自《本草纲目》成书以后到赵学敏又历200余年。这期间民间的医药知识得到了很大发展,很有必要进行收集整理。
赵学敏是清代医学家。他在研究本草学方面非常严谨。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经常深入民间,通过调查访问来取得第一手资料。
他注重实证,不轻信文献。药物经过临床证实,确有疗效的他才收入书中,否则“宁以其略,不敢欺世也”。他还亲自在药圃中种植药用植物,详细观察其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
赵学敏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他在本草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
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为了弥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之不足而作的本草学著作。内容十分丰富,为中医药学增添了大量的用药新素材。
本书所载药物绝大部分是《本草纲目》未收录的民间药,或已见于当时其他医书上应用的品种。同时也包括一些进口药,如金鸡勒,东洋参、西洋参、鸦片烟、日精油、香草、臭草、烟草等。
在药物的分类方面,赵学敏也有所创新。他除依《本草纲目》将植物分为草、木、果、谷、蔬等部外,还另立“花部”和“藤部”。
他认为《本草纲目》无藤部,以藤归蔓类不合理。木本为藤,草本为蔓,不能混淆,应立藤部。他还集中各种以花知名的植物为花部。另外,他对设立“人部”的依据说法很不以为然,故在他的著作中删掉了“人部”。
《本草纲目拾遗》对研究《本草纲目》和明代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参考书。它是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标志着我国药用动植物学的新发展,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动物中药材价目表
动物分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动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单由于动物种类繁多,由于某一些类群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现在对全世界动物的分类都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有的学者将若干有差异的纲都已提升为门,如原假体腔动物中的轮虫、腹毛、动吻、线形、线虫等纲动物,一些学者均将其提升为门.
另外有一些新的类群被发现,放在原有的各门中均觉不合适,索性新建立为单独的一门,如栉水母动物门,即由于发现了栉水母动物等。对于药用动物的研究来说,早期如《药材学》1960,将其划分为10门,后来《中药鉴定学》1977年等也都采用,仍将动物界划分为10门。
根据的特征仍然是:细胞的分化,胚层的形成,体腔的有无,对称的形式,体节的划分,骨骼的性质,附肢的特点,以及其他器官系统的发生和发展,并参照了地质学上关于地层的划分等资料。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药用动物学的任务,可概括为:①整理药用动物的品种,保证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和有效。②扩大新药源,寻找药用动物的类同品。由于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用药量不断增加,可依据生物的科属和亲缘的相近,一般都含有相近似的化学成分的这一规律特点,用以寻找新的,具有类似疗效的药用动物。如上节提到的用藏羚羊角代替羚羊角,水牛角代替犀角等。③为药用动物的饲养、驯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基础资料。药用动物最后大多要取自人工饲养,这是人类利用资源的途径,因之要具备有关药用动物的知识,包括种类、生态、地理分布、及其应用价值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