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大 贾利民怎么样 秦勇的学术论文与著作
城市轨道交通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秦勇的学术论文与著作,智能交通有什么特点?能否举例说明?
本文导航
城市轨道交通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
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是中国社会城市化和城市大都市化步伐加快的象征,不仅被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实践经验证实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良方,而且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极大的改善城市的经济格局,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国内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城市已经拥有了相当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另外还有许多城市正在积极谋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以避免或者解决北京、上海等城市曾经出现过的一系列严重交通拥堵问题。但是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热情并不是都能得到积极的回报。目前国内各地在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制约。 首先是政策制约,主要表现在项目审批、立项、投资融资、运营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政策不明确,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已经出台或者存在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又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与各地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不能很好地用来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发展。 其次轨道交通领域国内外的经验、技术、成果、人才交流、互动与合作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和途径进行。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者和运营商往往要面对类似的问题,但是很少通过信息共享、经验共享、知识共享、人才共享来实现效益最大化,并辟免重复研究和一般性错误的出现。 第三,中国拥有众多适合发展轨道交通并积极地寻求发展轨道交通的城市,而且许多城市在这方面是空白一片,要经历完全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也是最“原始”的市场。这个市场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也蕴藏着巨大的利润,但是在这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链中占据利润制高点的无一例外是国外厂商跨国巨头。国外市场和企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育已经成熟而健全,处于零起点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商和运营商在同这些跨国巨头进行交易合作的过程中显得势单力薄,不可避免要交一点学费。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一个城市交了学费,不能每个城市都为同样的问题交学费。种种原因,这个现象在许多城市都还存在着。 第四,国家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政策方面对于建设单位存在的一些顾虑和部分建设单位完全有能力解决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没有一个权威的渠道让决策层和建设单位之间达到一种有效的沟通。 宗旨: 联合和动员一切有志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力量以战略发展的角度联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推动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战略联盟的任务: 一、政策方面, 1、 通过分析、讨论、研究,了解各个城市轨道交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政策方面的制约,和存在的共性的问题,综合整理各联盟成员的意见、建议,就各个地铁建设单位面临的不同程度的制度制约,提出有行之有效的建议,最终形成书面报告,通过一种权威的渠道,呈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及其它有关部委,让各地铁建设单位的呼声直接传达到主管部门,影响有关政策的制定 2、 可就某一个城市的建设进行论证,解决政策上、经济上等各建设单位存在的许多共性问题,推而广之,并由发改委综合所做专题报告,以决策参考的形式上报发改委各司及国务院各部委有关部门,以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取得政策上的支持和认同。 3、 联合大家呼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所需的政策支持,形成一个强大的呼声,广泛获得各方支持,新闻界、学术界、政界、进而影响到中央政府的决策,让凝聚的力量影响决策层,影响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 4、 就某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成功案例为标准,推动和促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生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二、设备采购和技术转化方面 1、 设备进行战略采购,通过联盟的集体采购形成一个强大的买方市场,使设备采购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各建设单位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使利益达到最大化; 2、 技术进行战略转化,通过联盟的一致行动实现国外先进技术的转化、吸收、消化,减少技术转化的风险和代价,将研发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3、 在实施企业战略联盟的环节内部可以形成稳定的供应链,稳定产品及材料的价格,减少交易成本的发生。 4、 实行知识产权共享,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来实现 三、成果的经验交流, 1、 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推广和交流,使各城市的建设运营水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 2、 联盟各建设单位可以相互借鉴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弥补各自的不足 3、 进行一些建设单位共性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促进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降低,避免重复研究和一般性错误的出现,另一方面找出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提高各联盟成员的整体水平 4、 建立统一的信息库、人材库、产品库、市场,知识产权,通过信息共享、经验共享、知识共享,辟免重复研究和一般性错误的出现,最大限度的降低建设成本 四、对市场的影响 1、 在实施企业战略联盟的环节内部可以形成稳定的供应链,稳定产品及材料的价格,减少交易成本的发生。 2、 通过建立联盟形成一个强大的买方市场极积促进行业标准产生及制定;促进行业内价格标准的产生 3、 形成强大的产业链,结盟的各方通过联盟集体的力量提高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相互实力的整体实力 联盟的组织形式 1、 联盟最高机构设荣誉执行主席、名誉执行主席、荣誉顾问、 2、 由理事会任命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若干名。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在理事会主持下负责联盟的组织建设工作并制订工作计划; 3、 联盟邀请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有影响有威望的专家担任名誉主席(人员待定) 4、 联盟意义的大小取决于联盟中的中坚力量,以及联盟开展的活动,联盟成员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单位为主的基础上,由综合所出面邀请由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地方省市、重点企业资深专家和主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负责人参与,包括一些经济学家,战略研究专家成立联盟专家顾问组,再发展一部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有代表性的设计院及设备生产厂商参与 5、 联盟成员由主发起人共同发出联盟建议书,各建设单位以自发,自愿的形式,组成一个民间团体 6、 联盟成员分为核心联盟成员和一般联盟成员两类;核心成员是本联盟的发起单位为基础,以产业互补为原则发展,新的核心成员加入需理事会同意; 7、 联盟单位应指定一名联系人负责与联盟的日常联系工作; 8,联盟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发起,由北京华秋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具体运作联盟事务 并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 轨道时代杂志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建设论坛为活动载体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盟联合发起单位: 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大连金马快轨运营公司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设计研究所 兰州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交通研究中心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兰州市轨道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 深圳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南山科技事务所)12个联盟 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控研究所 铁四院设备处 专家顾问团成员: 铁四院设备处 副总工 叶芹禄 中铁一院通号处 副总工程师 隋谦明 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许建军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工程师 侯久望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通信研究所所长/教授 钟章队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朱刚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 姚冬萍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 熊磊 兰州交通大学 副校长 李引珍 兰州交通大学 院长 高溥 兰州交通大学 系主任 刘斌 兰州交通大学教授 董昱 中国矿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控研究所 所长 李威 林同炎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副总裁 张丁盛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研究所长 耿传智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 贾利民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秦勇 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 谭南林 北京交通大学 助教 赵怀瑞 南京理工大学 交通工程系党支部书记 徐永能 南京理工大学 仪器科学系主任 牛国柱 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教授 陈苏 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教授 吴戈 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工 韩圣章 同济大学 教授 谢维达 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 副院长/教授 叶霞飞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 秘书长 张巨功
秦勇的学术论文与著作
论文:秦勇,徐杰,王卓,贾利民,基于GIS的轨道交通网指挥中心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铁道科学(0.481),2007,7, 28(4):88-94.秦勇,王卓,贾利民,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体系框架及应用研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0.828), 2007,17(1):57-65著作:贾利民,秦勇等,《青藏铁路运营与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科学出版社、2007;获奖与荣誉1、“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称号,2002;2、“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青年奖”,铁道部,2003;3、“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共青团中央,2003;4、“霍英东教师基金优选资助”,霍英东基金会,2007;5、“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教育部,2008;6、“北交大红果园双百人才”,北京交通大学,2009。社会兼职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智能交通有什么特点?能否举例说明?
21世纪将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人们将要采用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例如像迪蒙智慧交通是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说白了就是利用高科技使传统的交通模式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加安全、节能、高效率。
智能交通系统特点:智能交通系统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着眼于交通信息的广泛应用与服务,二是着眼于提高既有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与一般技术系统相比,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整体性要求更加严格。这种整体性体现在:(1)跨行业特点。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涉及众多行业领域,是社会广泛参与的复杂巨型系统工程,从而造成复杂的行业间协调问题。(2)技术领域特点。智能交通系统综合了交通工程、信息工程、控制工程、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科学领域的成果,需要众多领域的技术人员共同协作。(3)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共同参与,恰当的角色定位和任务分担是系统有效展开的重要前提条件。(4)智能交通系统将主要由移动通信、宽带网、RFID、传感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支撑,更符合人的应用需求,可信任程度提高并变得“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