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学(含古地理学)专业怎么样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有哪些专业,岩相古地理学的沉积学的分支,地质与环境工程考研,应该怎么选?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本文导航
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有哪些专业?
根据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部)网站公布的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 学术型研究生 学科专业目录
科学技术哲学
精密仪器及机械
国民经济学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区域经济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金融学
材料学
产业经济学
材料加工工程
国际贸易学
电路与系统
劳动经济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统计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数量经济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计算机应用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
土木工程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钻掘工程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核废物地质处置工程
传播学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基础数学
摄影测量与遥感
计算数学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化学工艺
应用数学
应用化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工业催化
无机化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
分析化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有机化学
地质工程
物理化学
环境地质学
自然地理学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人文地理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数学地质
固体地球物理学
资源与环境遥感
空间物理学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岩石物理学
油气田开发地质
计算地球物理学
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
应用地球物理
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油气田开发工程
地球化学
核技术及应用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构造地质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第四纪地质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沉积学(含:古地理学)
企业管理
矿物材料学
旅游管理
矿产资源化学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目录
英语笔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英语口译
安全工程
机械工程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仪器仪表工程
环境工程
材料工程
工业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生物工程
计算机技术
项目管理
软件工程
物流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农业信息化
测绘工程
工商管理硕士(MBA)
化学工程
工程管理硕士(MEM)
地质工程
岩相古地理学的沉积学的分支
为了突出沉积环境中的古地理条件和沉积物特征中的岩性特征,通常把“岩相”和“古地理”这两个术语联系在一起,以表示沉积相中最本质的内容,叫“岩相古地理”。岩相古地理学是恢复古沉积环境,研究沉积相的学科,它涉及到构造地质学、地层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水动力学及地貌学等方面。所以,如何运用上述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综合分析,划分沉积相和进行岩相古地理研究,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应用钻孔资料进行相分析,有时就更困难。就是取心井,由于岩心体积小,各种沉积标志不如露头上看得清楚,如欲恢复岩体形态、接触关系、纵横向变化,就需要在积累较多钻孔及其它录井资料之后,才能作出较为可靠的结论。有些层段从勘探到开发经过多年分析研究,其相类型还难以定论。与露头资料比较,钻孔资料更来之不易,除仔细观察描述外,分析化验更要加强,以尽快取得各项第一性资料,作为相分析的基础。地震和测井资料中蕴含着沉积相,砂体形态等大量的有效信息,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兴起的地震地层学和测井沉积学已广泛应用于油区沉积相研究中。
地质与环境工程考研,应该怎么选?
地质与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eology】
该专业是研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地质环境等方案提供依据。
地质与环境工程是本科工程地质学【Geological Engineering】下设的专业,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Geology】下设二级学科,但考研没有这个专业,考研对应专业分别是地球科学学院下设各专业和土木工程学院下设各专业,这些专业与地质与环境工程是对口专业,也就是说,报考以下专业是没有专业条件限制或附加条件。
地球科学学院
地理学
海洋科学
地质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工程(专业学位)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第四纪地质学
行星学
沉积学(含古地理学)
构造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球化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地质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安全工程(专业学位)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
推荐院校
地质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高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吉林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南大学。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所引起的区域性环境变化和有害的工程地质作用的学科。这些有害的工程地质作用,包括由于水
库蓄水引起的浸没、水库蓄水和深井注水诱发的地震、大量抽取地下水和石油以及地面沉降等。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这些有害的工程地质作用产生的条件和机制,提
出减弱或消除它们的方针和措施,为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地质环境等方案提供依据。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1949年前,中国的沉积学和沉积古地理学研究工作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近一二十年来已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地质工作者不仅为祖国找到了大批矿产基地,而且结合沉积矿产的研究,在石油、天然气、煤、锰矿、磷矿、盐矿、沉积铜矿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成岩和成矿理论。在沉积矿物、沉积环境、沉积模式、古地理、沉积建造、沉积地球化学、现代沉积等方面也都获得了很大进展。
陆续出版了一批沉积学和古地理学方面的专著、图集和教材。刘鸿允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古地理图《中国古地理图》(1955)。王鸿祯编著了我国第一本与沉积古地理学相关的高等学校教材《地史学教程》(1956),并领导了中国第二代沉积古理图《中国古地理图集》(1985)和《中国层序地层研究》(2000)等研究总结工作。刘宝珺、曾允孚等编著了《沉积岩石学》(1980)、《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1985)、《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1994)。曾允孚、夏文杰编著了《沉积岩石学》(1986)。余素玉、何镜宇编著了《沉积岩石学》(1989)和《化石碳酸盐岩》(1982)。孙永传、李蕙生编著了《碎屑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1986)。何镜宇、孟祥化编著了《沉积岩和沉积相模式及建造》(1987)。贾振远、李之琪编著了《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198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有关著作和教材主要有:孟祥化等编著了《沉积盆地与建造层序》(1993)和《内源盆地沉积研究》(1993)。冯增昭等编著了《中国沉积学》(1994)、《沉积岩石学》(1993)、《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学》(1989)、《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1990)、《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0)、《中国南方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1)。邓宏文等编著了《沉积地球化学与环境分析》(1993)。梅志超编著了《沉积相与古地理重建》(1994)。王良忱、张金亮编著了《沉积相和沉积环境》(1996)。赵澄林编著了《沉积学原理》(2001)。陆克政等编著了《含油气沉积盆地分析》(2001)。于兴河编著了《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2002)。姜在兴编著了《沉积学》(2003)。这些成果不仅在教学和指导找矿工作中取得了有益的效果,而且也丰富了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内容。有关的刊物有《岩相古地理》(1981年创刊)、《沉积学报》(1983年创刊)和《古地理学报》(1999年创刊)等。
如上所述,近20年来,我国的沉积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古地理编图工作是与沉积学和大地构造学的理论同步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沉积古地理图,主要是概略性的以岩石组合和生物类型为依据而编制的。70年代以来,在现代沉积学理论指导下,以沉积相分析为基础,编图精度从概略比例尺扩大到中、大比例尺。近年来,由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许多科学家提出编制第三代岩相古地理图,即要恢复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古地理位置,把大陆变形和古板块的位移表示出来,这样的图件一般都是大范围概略性或小比例尺图件,编制这样的图件难度较大。
1979年成立的中国沉积学会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古地理学的发展,学会相继召开了多次专题学术讨论会,并于1983年创刊了《沉积学报》,对提高我国沉积学研究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沉积学和古地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地球科学进入学科综合、学科交叉等迅速发展的今天,其重点和前沿正在发生转移,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并围绕资源、环境、灾害和全球变化等4个主题展开,这就使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现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定量沉积学的研究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因此沉积学及古地理学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在沉积矿产和能源越来越紧缺的21世纪,沉积学及古地理学也必将在沉积矿产和能源勘探开发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