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院有哪些科目 古代私塾对应大学
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哪些科目学习,中国古代小学 中学 高中 大学 都学什么课程?能具体说明更好?在古代,书院里教授哪些课程,古代的教学科目有哪些,我国古代的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科目经历过怎样一个过程的改变和发展?中国古代军校都有哪些课程。
本文导航
中国古代学校
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四书:《大学》、 《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开始仍以经学为主,后增设科学、商务、艺术等课程,要求学生都会一门外语。
中国古代国家设立的最高级的学校
说"古代"太笼统。
在孔子以前,学校都是贵族学校,把平民排斥在外。贵族学校重视学习政令、礼仪和军事训练,因为在那个时代,所谓的“士”既是学者的意思,又是战士的意思。贵族有武器,负责保卫国家,其实一个国家只是一座城而已。农民被称为“野人”,因为是住在城外的田野上的,他们没有保卫国家的义务和权利。
孔子首创私学,教学内容包括礼仪、音乐、射箭、驾驶马车、经典学习和数学(包括算卦)等丰富的内容。
到了汉朝以后,一般是先学识字,所谓小学或蒙学,然后学经典,流行的做法是只学十三经中的一种,有人只学周易,有人只学公羊春秋,而且只学自己的老师的观点,不许看别人的解释。
宋代以后基本上确立了以四书为中心的内容。
一般的趋势是越来越窄。
古代私塾对应大学
书院是儒家文化的一种载体,“以诗书为堂奥,以性命为丕基,以礼义为门路,以道德为藩篱”(王会厘等:《问津院志·艺文·问津书院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书院尤其重视道德教育:订立学规,用封建纲常伦理来约束规范士子的行为;祭祀先圣先贤,以此树立楷模,引导士子见贤思齐。通过各种制度的实施,书院培养出许多传承忠孝之道的伦理型人才。 http://www.gmw.cn/01gmrb/2005-09/20/content_306952.htm 第一,书院的组织机构比较精干,一般只设山长(或称洞主、主洞)总理其事,规模较大的书院增设副山长、助教、讲书等协助山长工作。书院的主持人多数是书院的主讲,脱离讲学的管理人员很少。
第二,书院是教学机关,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书院的主持人或讲学者多为当时的著名学者,甚至是某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每个书院往往就是某一学派教学和研究的中心或基地。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共同讲学,重视学术的交流和论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不仅师生共同参加学术争辩,而且常与地方上的学术活动紧密结合,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
第四,书院讲学实行“门户开放”,一个学者可以在几个书院讲学,听讲者也不限于本院生徒,常有慕名师而远道前来者,书院热情接待,并提供各种方便。
第五,书院比较重视生徒自学,提倡独立研讨,课程也较灵活,允许各人有所侧重,发挥专长。一般都以自修、读书为主,辅以教师指导,质疑问难。成绩考核多重平时表现,不仅视其学业,尤重人品与气节的修养。
第六,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感情相当深厚。主讲书院的名师学识渊博,品德过人,并且献身教席,热心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学生是慕名师而来,能够虚心求教,立志成人,尊重教师。因此,中国教育史上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教学中体现得十分突出。
第七,书院的经费多以自筹为主,有较大的自主权,常常组织师生共同管理或监督各项开支。经费重点用于教学和学术活动,其他杂项费用所占比重甚低。
中国古代学什么课程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古代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古代的学校,是普及礼仪教育的基本场所。奴隶社会中,学校的教育内容是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西汉时期,学校以儒家经书教育学生,有《尚书》《诗经》《礼记》《周易》《春秋》等,礼仪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唐代时又规定,学生除了要学习儒家经典外,还要专门学习吉、凶二礼。明代也规定地方学校中的学生除学习儒经外,还要加学封建律令、皇帝诰令,特别要加学冠、婚、丧、祭之礼。
近代三大军校
为了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为了有效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古代学校从一开始就担负起为军队输送人才的重任。同时,由于冷兵器不断演变,演变的特性也会在这种教育中体现出来,这些特性综合在一起影响学校的军事体育活动,表现为:军事体育内容不断丰富,训练手段不断科学,训练方法不断规范。这样,从学校的整个军事体育教育发展来看,军事教育的质量是不断提高的。
唐朝时,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其内容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翘关、负重、身体等。由于武举制的建立,学校教育的内容也就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武举选拔,学校必然加强学生考试项目的培养。这些项目中,大部分直接与兵器的使用有关,其它没有直接关系的,间接上也为兵器的使用提供了条件,如翘关、负重就是对力量的测试,前面说过,力量的好坏与发挥兵器威力的大小是紧密联系的。
宋朝时,除了在民间继续兴起学习武艺,强身健体的活动外,重要的是扩大了武举制度及童子举。仁宗时,“武学”曾一度停办,但到宋神宗时,在“王安石变法”的推动下,重建了“武学”。“武学”是一种专门的军事学校。《宋史·选举三》载:“神宗熙宁五年,枢密请建武学于武成王庙,……生员以百人为额,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使臣未参班与门荫,草泽人召京官保任,人材弓马应格,听入学,习诸家兵法。”这是中央一级的武学。
且不论出身和阶级均可应考,合格者进入学校学习三年。武学生的学习内容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学习诸家兵法,教授历代用兵成败;技术部分主要是马射、步射和武技等。宋时武举、武学除军事理论外,主要着重于骑马、射箭、马战、弓力和器械方面的训练,以及提高这些技能的相应身体素质练习。这些军事体育项目是武学中的主要内容。武学的建立,使军事体育进入学校领域并有了专门机构。
明王朝建立后,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抓教育,形成了一个文化教育网络。为了培养军事武艺人才,明朝设置了中央武学,还在儒学中专门开设武艺课程,设专人进行教习。明太祖洪武二年,曾诏天下府州县皆立武学。诏书说,元朝“学校虽设,名存实亡,今天下郡县并建学校,延师儒,招生徒,讲道论德以复先王之旧,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
当时,为了贯彻朝廷为军事部队选拔人材,加强统治的旨令,对武学学生要求很严。《明会要》记载:“遇朔望,习射击队于射圃。树鹊置位,初三十步,累加至九十步,每藕二人,各挟四矢,以次相继。长官主射。射毕,中的饮三爵,中采二爵”。这些措施创造了武生、儒生既学文又习武的条件,为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提供了良机,促进了学校军事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清帝国为了巩固统治,沿用了明朝的一系列政策,如武举等,同时把维护本阶级利益的中坚力量按八旗制发展起来。当时,武艺教学成为军事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清史稿·选举志》上说:“清有学校,向沿明制”。当时设有国学、官学、府、州、县学。清朝统治阶级为了本民族利益,尤其注重对满族子弟的文武习练,他们三令五申,甚至以法定之。而在当时,官学中均配有专门骑射教官教授技能。这些作法,从客观上对普及骑射无疑起了好的作用,尤其是在学校中实行“文武兼备”教育,这对延续军事体育,增强士兵体质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上不难看出,为了更好地为军队培养人才,随着冷兵器的演变,学校中的军事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但是到了清朝已经极限,最终还是不敌火器。
参考资料
【1】大清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