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仁来为什么离开北师大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就业
北师大学心理测量和咨询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有哪些?资料越详细越好,要资料和联系方式,请问有没有学长学姐把北师大心理学综合介绍一下,还有什么技能要求,会不会自己学成心理问题啊?如果我想考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选导师的话应该怎样抉择!!~?我从一位北师大心理学导师那里学到了怎么能够毁掉一个人的人际交往,那怎样能毁掉这位导师的人际关系网?
本文导航
北师大心理学专硕学费为啥这么贵
北师大研究生院电话:58803025/0519
心理学院教授名单
车宏生010-58800349陈宝国 陈会昌 陈英和010-58806040
董 奇 方晓义 金盛华 林崇德 刘 力 刘儒德 刘翔平 彭聃龄 申继亮 舒 华 王建平 王 耘 伍新春 辛 涛 徐 芬 徐建平 许 燕 姚梅林 张厚粲 张日升 郑日昌 周仁来 邹 泓
副教授
丁国盛 管益杰 韩在柱 侯志瑾 蒋 奖 寇 彧 李庆安 林春梅 林丹华 刘红云 芦咏莉 乔志宏 石 林 宋 艳 孙汉银 陶 沙 王大华 王立新 吴建民 辛自强 闫巩固 张西超 张学民 周新林
心理学每个大学都可以上吗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它的创办,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同时也成为中国心理学教育的开端。据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学生通习的科目即设有心理学。
1906年6月《学部订定优级师范选科简章》设师范选科为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教员,本科通习两学年心理学。
1912年,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规定,本科必修科目有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和教授法。这是最早的关于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的明确规定。
1918年,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到北京高等师范大学任教授,担任心理学和教育课程。
1920年,张耀翔教授到我校任教授兼教育研究科主任,讲授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同年9月在我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这是继北京大学后中国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之一。1921张耀翔在《教育丛刊》上发表心理测量和新法考试的文章,并在我校首先将心理测验列为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教育系学生在做心理学实验 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张耀翔被推选为首任会长兼编辑部主任。中华心理学会总会和编辑部办事处设在我校。1922年1月中华心理学会会刊《心理》杂志出版,这是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也是东方第一种心理学杂志。
从1927年到1936年,著名心理学家陈大齐、陈雪屏、潘渊、朱希亮、孙国华、蔡乐生等先后到我校任教或兼任心理学教授。
1933年,北平师范大学《学则》规定教育系的课程中分设有教育心理组,其课程有心理学、教育心理、教育和心理测验、儿童及青年心理、学科心理、社会心理、变态心理、动物心理、实验心理、生理心理。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北师大转移到西北大后方去,并一再迁徙,校名屡易。抗战期间为西北师范学院时,教育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中有教育心理学课。
抗战胜利后,1946年7月在北平复校。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前,北师大没有心理系,只是在教育系里设有心理教研组,该教研组组长为教育系主任彭飞老师,其他成员主要有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老师、主要研究知觉和心理学史的郭一岑老师,教育统计专家薛鸿志老师。
二、辅仁大学心理系时期(1929-1951) 1952年,辅仁大学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并入北师大教育系下属的心理学教研室。后者正是心理学院的前身。因此,辅仁大学心理系的历史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辅仁大学由罗马教皇于1925年委派美国本笃会在北京创办。1929年,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成立,隶属于教育学院。当年即行招生。
自办刊物《到心理系来》
心理学研究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学术传统源自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嫡传。辅仁大学心理系首任系主任葛尔慈(Joseph Goertz)教授是德国实验心理学大师林德渥斯基(Lindworsky),而林德渥斯基又是实验心理学创始人冯特(W.Wundt)的学生。因此心理学系从建系起,就以德国实验心理学派的思想为主导,重视理论亦重视实际。必修课内容丰富实用,十分重视统计、测量、实验等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为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要求学生阅读心理学原著,因而很重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把英文、德文列为必修课程。图书馆资料丰富,心理学方面专业期刊,馆里都有收藏。实验室里设备齐全,冯特实验室里的仪器,当时这里的实验室几乎都有。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些高校南迁,这里成为北京唯一心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仲庚 (1950年学士)
张厚粲(1948年学士)
荆其诚(1947年学士) 1947年至1949年心理系学生组建"心理学会",组织参观精神病院、孤儿院、聋哑学校等场所;聘请外校名教授来校讲学。例如,请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周先庚先生讲"青年心理学";1947年创办了专刊《到心理系来》。
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培养的学生学术素养严谨、专业基础扎实。国际和国内心理学界的著名心理学家荆其诚、张厚粲和陈仲庚教授都毕业于这里。
三、整合与起飞(1952-1980)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教研室、辅仁大学心理系陆续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合并。人民大学的彭飞、章志光,辅仁大学的林传鼎、谢斯骏、张厚粲等知名心理学家进入北师大,使我校与心理学有关的教师达到20人左右,为北师大心理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心理学教研室成立,郭一岑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要负责教育系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两个专业的心理学相关课程,全校各系的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工作。
教研组与进修教师合影 50年代初,教研组与进修教师合影(后排左一为朱智贤,左二郭一岑,左三为薛鸿志,左四为章志光,左五为冯忠良,右一为谢斯骏;中排左一为彭飞,左四为张厚粲,左五为陈帼眉)
1952年至1959年间毕业于北师大教育系学校专业的部分学生后来踏上了心理学的研究道路,他们中间有国内知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陈琦教授,研究心理学史的李汉松教授,目前仍活跃在教学与研究领域的认知心理学家彭聃龄教授等人。
1960年,教育系下设心理学专业,实行本科五年制。当年成立了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教研室,负责人分别为彭飞教授和朱智贤教授,教师总人数为18人。从当年开始,连续6年招生,但因后来发生政治运动,只有前面3届本科生顺利毕业。此间还招收过一届硕士研究生。
此阶段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与现在的相差无几。并且,医学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分别为学生提供了到安定医院、幼儿园与小学见习或实习的机会。许多课的课时都比较长,比如普通心理学上三学期、儿童心理学上两学期。并且,有些课由擅长该领域的多位名师共同执教。这些原因使得课程的质量很高,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这期间的毕业生成为文革后我国心理学界的中坚力量,比如我们熟悉的张必隐教授、郭德俊教授、林崇德教授、孟庆茂教授、程正方教授、郑日昌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刘华山教授等。
十年文革中,心理学专业受到严重的摧残和打击,濒于解体,所有研究和教学工作都停止了。
文革后的1978年,心理学专业迅速恢复了招生,当时虽然还隶属于教育系,但已经开始招收理科生,并由本科五年制改为四年制。78级和79级毕业生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心理学工作者,他们治学严谨、开拓进取,为北师大乃至全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活跃在学术界的董奇、车宏生、舒华、金盛华、许燕、邹泓、陈英和、刘力、阎巩固等中青年学者都是这两届毕业的优秀学生。
1966年朱智贤和张厚粲老师带领学生到遵化县实验小学实习
(后排左起第五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朱智贤老师和张厚粲老师) 心理教研室的老师们为学生开设了丰富而又优质的专业课。许多专业课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见习、实验操作的机会。同时,80年代以后,还邀请了一些美国专家为学生开课。如果教研室没有人能开某门专业课,就请外校的老师来开课。70年代末80年代初,许多外校的老师都曾到我校任教,如北大心理系的邵郊、沈政,首师大心理系的林传鼎以及中科院心理所的荆其诚老师。在这样坚苦的条件下,北师大心理学开始起飞。
四、走向辉煌(1981- ) 1981年初,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心理学系,由彭飞担任第一届系主任。当时,心理系有教职员工20多名。此后,张厚粲教授、彭聃龄教授、郭德俊教授、舒华教授、车宏生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
1981年,获得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朱智贤教授开始招收博士生,并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教育(心理学)博士(林崇德)。
1983年,张厚粲教授率先开设认知心理学课程,并与彭聃龄老师等共同组成了中国语言文字研究课题组,从而开启了汉语认知研究的先河。
1985年,建立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点,导师为张厚粲教授。
1985年,在朱智贤教授的倡议下,成立了儿童心理研究所(1987年更名为发展心理研究所)。朱智贤教授担任第一任所长,此后依次为林崇德教授和申继亮教授。同年,朱智贤教授创办《心理发展与教育》刊物,并于1994年被评为中文期刊心理与教育类核心刊物。
1985年,建立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点,导师为张厚粲教授;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量与咨询中心,张厚粲教授兼中心主任。
1987年,张厚粲教授申请得到我校心理学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汉语认知理解研究"。
1990年,获得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导师为冯忠良教授。
1991年,心理系和发展心理研究所迁入英东楼,教学、科研和办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1994年,心理系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1996年,我校心理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997年,成立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董奇教授担任所长。
2000年5月,在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的倡议下,北京市团市委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4年升级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
2002年4月19日心理学院成立大会召开 为整合北师大心理学的研究力量,加强心理学的综合实力,2001年11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宣告成立,下设心理学系、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发展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并建立心理学院分党委。第一任院长为车宏生教授,副院长有伍新春教授、邹泓教授和姚梅林教授。第二任院长为许燕教授,副院长有周仁来教授、姚梅林教授和刘儒德教授。分党委书记为申继亮教授,副书记为乔志宏老师。
学院现状 历经70多年的风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作为中国高校成立的第一个心理学院,综合实力雄厚,位居全国之首。
目前,心理学院在职教职员工61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7人,讲师13人。在校本科生297人,硕士生283人,博士生109人。我院已形成了一支研究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发展潜力较大、结构优化合理、团结求实奋进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2007年,我院成功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及项目资助。形成了认知与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等主要研究领域。
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心理学院的心理学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6年批准);建立了北京市级的"心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000年批准);拥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批准)、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批准);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博士点,具备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条件。
在科研和学术发展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07年批准);心理学院的发展心理研究所是"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99年批准);"认知科学与学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年批准)、教育部"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网上合作研究中心"(2001年批准)、"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1年批准)等也以心理学院为学术依托。同时,我们还利用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的建设经费,建立了"学习与教学心理实验室"、"早期心理发展实验室"(1997年批准)、"心理测量与评价实验室"(2000年批准)、"人力资源实验室"(2002年批准)、"心理危机干预实验室"(2003年批准)等校级重点实验室,具备了较好的科学研究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心理学院的对外交往一直非常活跃,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荷兰、芬兰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十分活跃。
总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全院教职员工将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为把我院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心理学教学科研机构而共同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就业
你现在才大二 不着急就关注选导师 想想自己是否真是要考心理学的研究生 考研的意义是什么 你从上研究生中得到什么 你对自己以后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决定要考心理学研究生 那么你先对心理学做个了解, 了解心理学有哪些学科分支 学校有哪些 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如何 只有你理清这些思路,确定自己的考研之路 就准备初试 对于导师 你先关注自己的发展方向 看想走哪个方向 然后再关注导师 因为只有过了初试才是选导师
为什么会有人学人际心理交往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心理学系之一,也是文革后恢复较早的一个心理学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本系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教学和科研单位。该系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有十几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其中教授11人,博士导师8人。张厚粲教授在1996年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被选为国际心理学联合会执行委员。导师: 林崇德,男,生于1941年,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65年7月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1984年3月 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彭聃龄 男,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副主编。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教育部高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理科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认知与学习,包括汉字识别,汉语句子与课文理解,汉字的神经成像,汉字识别的计算机模拟等。教 授车宏生 陈会昌 陈英和 董 奇 方晓义 金盛华 林崇德 刘 力 刘儒德 刘翔平 彭聃龄 申继亮 舒 华 王建平王 耘 沃建中 伍新春 辛 涛 徐 芬 许 燕 姚梅林 张厚粲 张日升 郑日昌 周仁来 邹 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