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为什么要进行林业(农业)推广 农业种植政策最新消息
为什么要进行林业推广?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什么原则?林业教育是什么?农林类大学本科教育的意义,林业推广的任务有哪些在线问答,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种植业有什么样的作用?
本文导航
林业发展的十大优势
为了方便广大林农啊
农业推广计划基本步骤
(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
(3)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示范。
(4)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
(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院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
(6)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农业推广的含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定义为: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科技组织、科研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应用范围: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 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
森林教育的特点和原则
(forestry education)
(范济洲)
专门培养各种林业专业人才的教育事业。包括研究生教育、大学本科和专科教育、中等林业教育,以及各种方式的在职成人教育。
世界林业教育
林业教育最初包含在农业教育领域,以后随着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逐步走向专门化。17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木材日益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林业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需要培养经营管理林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德国于18世纪初,首先创办了林业技工学校,1763年在哈兹山建立了林务官学校,1787年在符来堡大学设立了林科。1816年德国又建立了塔兰特高等林业学校,凡志愿当森林官吏者,需在该校受4年以上高等林业教育,经考试合格者,授以林业工程师称号。俄国在1803年于彼得堡建立了林业学校,后来逐步发展为高等林业学院、系。美国1827年在哈佛大学设立了中等林业学校,1892年在耶鲁大学和康乃尔大学设立林学系,1907年在华盛顿大学设林学院。日本于1892年建立了东京山林学校,不久又在综合大学设立林科。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和工业高度发达,林业教育不仅在规模上扩大、层次上发展(包括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大学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等),而且学科领域上也有所拓宽(包括营林、森工、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养殖及林业经济等)。如欧洲现有独立的林学院或在大学和农学院设立的林学院、系达76所,并在一些院、系设立了硕士、博士学位。苏联现有152所林业职业和技工学校,74所中等林业专科学校,30所林学院、系,一些院、校设有副博士及博士学位。联邦德国在70年代新建立了两所自然风景保护学院,开设与林业有关的课程。美国有40多所中等林业学校,77所短期大学(学制1~2年),50多所林学院、系(70年代以来有的已改为森林资源学院或环境学院等),绝大多数院校设有可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在日本除有79所中等林业学校外,还有24所大学设有林学科和林产科,并在一些综合大学里设置了大学院(即研究生院),可授予修士(即硕士)、博士学位。日本有林科的综合大学有东京、京都、北海道、九州等大学,在全日本各地都设有演习林(实习林场)。在拉丁美洲各国有中等林业学校52所,大专林业院校(系)53所。在非洲各国有30多个国家设有林业专科学校,有18个国家在大学农学院设有林学系。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也设有林学院、系。
中国林业教育
中国林业教育起步较晚。最初是在农科学堂内讲授林业课程,清宣统元年(1909年)京师大学堂才规划设置林学等课。清末设置的高等农林学堂共5所,包括设在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的两所农林学堂、设在江西南昌的高级农业学堂、山东济南的高等农林学堂及湖北武昌的高等农务学堂,招收普通中学毕业生,培养传播农林技术、经营公私农林产业的技术人员,并培养农林学堂师资及管理人员,学制3年。中等农业学堂的林科,学制2~3年,招收12~15岁高小毕业生,传授农林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毕业后择优派往各农事试验场,从事农林生产,如湖南长沙的农林学堂、广东省农林试验场附设的林业讲习所等。初级农业学堂的林科,附设在中等实业学堂及普通中学之内,招收初等小学毕业生,学制3年。以上称为“三级制”,是清代末年农林教育体制的重要部分。此外,还有一种农林小学堂,设在边远山区或牧区。
1911年辛亥革命后,林业教育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但未独立成一个体系,仍然是和农业教育在一起。高等林业教育方面,全国共有4所大学,其中设置林科最早的是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和江苏南京私立金陵大学(1915年)。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随着农学院的增建和农业专门学校的升格,先后在北京农业大学(1923年)、广东大学农科(1925年)、中央大学农学院(1927年)、山东大学农学院(1926年)、浙江大学农学院(1929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31年)、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4年)、安徽大学农学院(1934年)和东北大学农学院(1946年)分别设置了森林系或林学系。在抗日战争时期,上述大学有的停办,有的内迁。解放战争期间,未能得到发展。与此同时,解放区于1948年在华北大学农学院下设一所森林专科学校。中等林业教育是在甲、乙两种农业学校内设林科。1922年起甲种农业学校改为高级农林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4年;乙种农业学校改为初级农业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修业3年。到1932年以后,才有单独林校的建立。有林校及设林科的农校共19所,分布在安徽、浙江、湖北及四川等14个省内。抗日战争期间林校处于停顿状态。到1949年全国共有高等林业学校19所(不包括台湾省)、中等林业学校9所,培养林业专门人才不足3000人。
中国的林业教育,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较快的发展。1950年教育部指示北京农业大学及南京、金陵、武汉、中山、四川及西北等7所大学举办林业专修科,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如安徽、浙江、河南大学及山东、平原、东北、广西农学院等7所院校也相继举办了林业专修科。1952年根据院系调整的要求,合并一些学校的森林系,成立了三所独立的林学院:北京林学院、东北林学院及南京林学院,其他农学院中的森林系仍保留,并在疆八一农学院设立了林学系。同时,中等林业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到1957年中等林业学校已达20所。1957年,高等林业院校在校学生达到6065人,中等林业学校在校学生14300人,均为1949年的11倍。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林业院校在校学生增加了76%,毕业生增加了3倍;中等林业学校又增加了6所。“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少院校迁到边远基层地区,高、中等林业院校基本上停止招生。直到1976年后林业教育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迁出的学校搬回了原址,开始了统一招生,调整、恢复和重新发展了一批林业院校和干部管理学院。截至1985年,各级林业教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林业教育体系。其中,有独立的林学院11所,北京、南京及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南、西北及西南林学院由林业部所属,河北、内蒙古、吉林、浙江及福建林学院由省或自治区所属;农学院中有林学系或园林系的18所;林业管理干部院校2所,林业教育学院3所。高等林业院校下设系,系下设专业,专业按学科划分,共分为6类21种。林学基础类包括森林生物学、木材学两个专业;营林类包括林学、森林保护、经济林等专业;资源、环境类包括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等专业;森林工程类包括森林采运工程、森林道路与桥梁工程、林业机械等专业;林产加工类包括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木材保护与改性、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经济管理类包括林业经济管理、木材贸易、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此外还有数学、物理、化学、外语、道路工程、自动化电器化及财务管理等专业。1985年在校学生12520人,专任教师3803人;有条件的院校都招收了研究生,共有研究生43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人)。中等林业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共有中等专业学校49所,其中中等林业学校41所、卫生学校3所、师范学校4所、警察学校1所;在校学生20048人,专任教师2465人;共设有林业、森林保护、经济林、园林绿化、森林调查设计、森林采伐运输、木材加工、林业机械、林区土木工程、物资管理、林业经济、财务会计等几个专业。列为重点林校的有7所:辽宁、浙江、福建、山东、湖南、洛阳及广州林业学校。林业职业中学全国共有24所,在校人数28113人,占林区普通高中人数的54%。在南方集体林区有以教育部门办学或教育部门与林业部门联合办学,以教育部门为主的办学方式;在北方国有林区一般是企业、事业单位办学。林业系统的技工学校有78所,是林业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发展需要而成立的,由其劳动部门管理。此外,近年来还加强了林业干部培训和职工教育,到1984年林业部已培训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和“三北”防护林地区的县长、县委书记1000余人次,林业系统县级以上领导干部2000余人次,太行山区林业领导干部160人次,少数民族林业干部245人次,技术干部1.6万人次;并开办了林业企业厂长、局长培训班等。为加强林业职工正规的林业教育,部属6所林业院校中设置了两年制的干部专修科;各省、自治区林业部门分别开办了干部管理学院、干部管理学校、职工大学、电视大学、职工中专及刊授林业学校等。
农业类大学到底好不好
农林类大学本科教育也是很有意义的,他们可以在以后的农林还有园林方面从事这些。也可以从事其他的工作,反正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也有使用意义。
林业基础知识100例
1、宣传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
2、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组织和指导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3、开展林业资源调查,掌握动植物种变化情况。
4、协助林业主管部门管理林木采伐工作。
5、做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
6、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摘要】
林业推广的任务有哪些在线问答【提问】
1、宣传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
2、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组织和指导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3、开展林业资源调查,掌握动植物种变化情况。
4、协助林业主管部门管理林木采伐工作。
5、做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
6、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回答】
林业推广示范的作用【提问】
1、科技扩展是生态林业建设的支柱。想要建设生态林业,首先要在科技方面下手,以科技扩展为起点,在科学的角度建设生态林业。木本植物是生态林业的主要对象,通过我县的现有的自然资源,可以实现可循环再生的生态模式。
2、科技扩展对生态林业建设具有指引的作用。科技扩展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具有指引的作用,因为它本身就是很先进的。生态林业建设包括了很多产业,最重要的就是林业、牧业和农业,想要让这些产业共同发展,就要发展科技。
3、科技扩展是生态林业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桥梁。很多科学研究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但是并没有应用到生态林业建设中,所以使生产力逐渐下降,但是科技扩展在生态林业建设和科学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回答】
农业种植政策最新消息
1.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农业生产者最为关注的就是农业作物的产量与生长质量,这 2两点不仅决定着农业生产者的直接经济收入,更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虽然我国的耕地总面积很大,但人口基数的原因使得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在世界人均耕地排行中处在 100 位之后。因此,只有将有限耕地面积的利用效率加强,才能够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升。而农业技术推广对于耕地利用率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推广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与农业资源状况,针对当前农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推广,从而使农业种植过程不再受到问题的影响,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2.优化种植业结构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除了满足自身的温饱问题外,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口感、无公害程度等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种植业必须针对自身结构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粮食的种植面积,改种棉花、油菜、大豆等经济作物,使当地的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进而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由于长期种植单一作物,农业生产者在进行种植时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而这种对单一植物进行种植的思维会在种植结构改变时对其它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影响,进而导致当地的农业经济水平不但没有因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出现提升,反而呈现下降的状态。因此,在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时候,需要对农业生产者同步进行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使农业生产者了解种植业结构变化的好处与各类经济作物的前景,同时帮助农业生产者掌握各类经济作物的繁育方式,避免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因农业生产者的技术知识缺失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3.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越发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因此,只有对传统的农业方式进行变革,大力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才能够满足不断变换的市场需求。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用机械化设备对人力劳动进行替代的方式属于基础措施之一,机械参与生产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者的劳动量,还能够缓解人工农业种植当中存在的压力,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