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报考经济学 经济学该怎么学

心之所向便是光2022-08-08 12:04:142498

为什么我们要学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学?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经济学吗?我是今年的报考生,报考这个专业需要什么呢?以后要干什么呢呢?

本文导航

经济学该怎么学

经济学的客观梦想

有关经济学家的笑话很多,且贬远多于褒。不过,很少有经济学家对此耿耿于怀,因为经济学家这个行业依然是最受关注、最有地位、最能赚钱的行业之一;也依然不断有人试图进入经济学家的行列。所以,很多经济学家自己也常常谈起此类笑话,看似自嘲,实则自夸。当然,也有些此类笑话是没有贬义的,或者对于经济学家自己来说,不觉得是贬义的。其中一则笑话说的是,一群物理学家看到经济学家所用的数学知识,感到大为吃惊:经济学居然用如此复杂的数学!经济学家看到物理学所用的数学知识,同样大为吃惊,物理学居然用如此简单的数学!在一些人看来,这是在嘲笑经济学对于数学的过分使用。而对于经济学家来说,这却是在褒奖经济学家所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自然也就越来越朝着精确的自然科学的方向发展了。

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们对经济学的帝国主义倾向很不以为然,认为经济学家与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自然科学家们更不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而经济学家们则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摇摆。经济学家们自然希望经济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因为自然科学更加精确,而且更加客观。客观与精确正是经济学家们自我标榜且引以为豪的地方,而且希望凭此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以理性人为出发点,引入了边际分析和广泛的数学工具,试图建立一个客观、精确的经济学帝国。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强调实证经济学的重要性,着重就某一个现象进行解释,认为经济学应该说明的是“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因为后者往往带有太多的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难免包含太多的个人利益。

到了今天,计量经济学更是如日中天,在中国尤其如此。翻开中国最有名的经济学学术期刊,绝大多数都是计量文章,甚至某些期刊已经到了没有计量的文章便不能发表的地步。中国经济学家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也几乎全部是计量文章。为什么计量经济学会如此兴盛呢?说到底无非是经济学追求所谓客观、真实与精确的结果。计量经济学通过不断改进的工具、大量的数据和严谨的方法为经济学建立起了一个看似精确与客观的经济学帝国。但是,事情果真如此么?

经济学家的客观

2004和2005年是中国经济学的多事之秋。从郎咸平炮轰格林科尔开始,中国大陆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与郎咸平展开了激烈交锋,甚至很多具有人身攻击意味的词语从一些名经济学家的口中说出。这场争论最后几乎演变成了全民参与的争论。从网络上看,郎咸平几乎是大获全胜,但是,也有人统计说,学习经济学的人大多反对郎咸平。众所周知,与一般人相比,学习过经济学的人多半更加右倾,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丝毫不奇怪。在这场争论中,毫无疑问,很多经济学家和学经济学的学生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论述的,而经济学的所谓客观就是“效率”。对于自我标榜为客观的经济学而言,选用效率作为评价经济政策或者经济表现的标准没有丝毫的意外。因为,从经济学的核心假定——人是自私和理性的出发,最终的结果只能用“效率”来衡量,而且,用公平来衡量经济政策或表现的好坏总是充满了“价值判断”,是极其主观的。

但是,从效率出发也不一定能够保证经济学的客观。特别是2005年格林科尔最终倒闭,其董事长也因为涉嫌犯罪被捕之后,很多人对经济学家的客观与中立越来越怀疑。这本身不奇怪,也不能说明大陆的经济学家就失败了。但是,随后传出的消息无疑让人吃惊。在与郎咸平的争论中力挺格林科尔的部分经济学家曾经在格林科尔的资助下召开过一个学术会议批判郎咸平,并且将争论上升到改革路线的高度。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因为郎咸平的确试图得出一些普适性的结论,所以,将争论上升为“改革路线”之争也很正常。但是,在当事企业的资助下举行的学术会议是否可信就值得怀疑了。更为重要的是,随后的调查表示,格林科尔付给了这些经济学家高额的出场费和稿费。而且,还有经济学家随后不断出席由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尤其是由国有或者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举办的各种会议,高调发言,更是引发了一系列争论。普通民众对经济学们的不信任似乎也在蔓延。

这种不信任是建立在经济学家为少数人和少数既得利益集团说话的基础之上的。不过,这种为少数人说话的经济学家往往会很快被大多数人不信任,并不能对经济学构成实质性的伤害。即使经济学家们依然信任这些人,也不要紧,因为大多数民众不信任意味着经济学市场必然萎缩。所以,个别经济学家没有任何根据的发言并无损于经济学本身的客观,只会有损于经济学家个人或者这个团体的客观。不过,问题往往是,经济学本身就是客观的吗?

经济学是否客观?

经济学往往有很多基本的假定,经济学中任何一个理论或者一个模型更是有非常多的假定。这些假定的本意是为了抽象与简化现实生活,从而增强模型的解释力。但是,这些假定往往与现实情况不符,由此导致它对现实情况的解释力不足。事实上,经济学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对经济学假定不断修正的基础之上。某种理论或模型的发展也是建立在对某个假定不断修正的基础之上。比如,对古典经济学价格刚性假定的修正,得出了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完全竞争假定的修正产生了不完全竞争理论;对交易成本为零这一假定的修正产生了新制度经济学。某个具体的理论或者模型的发展更是如此,从古诺模型到勃川德模型再到斯坦克博格模型,就是通过改变有关厂商竞争变量和竞争方式而得到的。博弈论的发展也是如此,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到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到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再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都是基于对一些假定的改进。当然,这些对假定的改进,很多情况下都是越来越倾向于现实。也就是说,这使得假定越来越接近现实。但是,由于一个抽象的理论与模型往往需要很多假定,而要把假定做到完全与现实相符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除给了经济学不断改进的空间之外,也给了经济学家很多解释的空间。这种空间其实就是经济学家的“权力空间”,这个“权力空间”不但给了经济学们改进理论的可能,也给了经济学家们争论和解释的可能。

如果说理论只是提供了一个想法或者解释的话,那么,实证经济学,尤其是目前高度繁荣的计量经济学则给了经济学们证明自身的客观与精确的机会。很多理论往往相互冲突。比如,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哪一种效应更强呢?这需要实证检验。比如说,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有怎样的影响?不同的理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哪个理论是可信的?这也需要实证经济学的检验。于是,实证经济学成了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但是,对于理论经济学家而言,这种检验总是值得怀疑的。就案例检验来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与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相比,哪个更加成功?印度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哪个更加成功?如果单从目前的经验来看,毫无疑问,中国改革比俄罗斯改革成功,比印度的也更加成功。但是,如果我这样说,肯定会被经济学们认为不严谨,甚至被怀疑是否真的学过经济学,至少也是没有学好。比如,有很多经济学家就坚持认为,中国的改革不一定比俄罗斯的成功。因为,尽管从目前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好,但是,俄罗斯通过休克疗法建立起了更好的制度与市场环境,将来的发展可能比中国更快。也就是说,经济学告诉我们,从长期来看,中俄的发展情况还不一定。不过,正如凯恩斯所说,“长期是对目前的事情的一种误导,在长期,我们都死了”。而且,从长期来看,任何事情都是不一定的,因为谁又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些事情可能会彻底改变目前中俄经济发展的全貌。因此,说未来不确定可能是对的,却是毫无用处的。如果我们只会说不一定,经济学存在的意义就值得怀疑。也许经济学家会说,决策是领导者的事情,我们只是提供建议和信息,更加丰富的信息将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更加正确的决定。但是,如果所提供的任何信息都是不确定的,而且,对于一个我们都能观察得到的事实,我们依然说,孰优孰劣不一定。那么,经济学作为一门“长期的学问”就是没有价值的。

同样,对于实证经济学家们而言,实证检验也是值得怀疑的。且不说不断改进的计量方法会让人发现前人所作的实证研究的缺陷,不同的计量方法之间也会产生各种争论。如果不同的计量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倒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绝大部分情况下,不同的计量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该信任哪一个呢?再者,很多计量研究对数据往往非常敏感,数据的变化往往会导致结果的改变。同样,熟悉计量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很多情况下,对变量的选择往往会成为争论的中心,而变量选择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致的。

再以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例。从库兹聂兹以来,这一话题一直是经济研究的热点,因为这个问题对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含义,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会形成冲击。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在争议中进行。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近几年也有所增多。在1990年代以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多半表明收入差距有助于经济增长,或者二者呈现出倒U型关系。由此得出的政策建议自然是追求更有效率而不是更公平的经济政策;1990年代以后,很多研究运用政治经济模型或者带有社会学倾向的模型,说明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政治上对投资的抑制,或者对社会地位的过分追求会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会阻碍经济增长,而且,相关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种理论分析。这些研究很多发表在很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比如《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结论也是莫衷一是。由于不同的研究结果推论出的政策建议是完全相左的,决策者无疑更加疑惑。

经济学家的解释空间

理论研究会得到相反的结论不足为奇,实证研究得到相反的结论也很正常。如果我们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相悖,我们也许会由此发现一个新的理论,或者发现另外一个藏在证据背后的东西。自然科学常常这样发展,但经济学很难这样发展,原因在于,自然科学的事实只有一个,而经济学往往能够发现很多个“事实”。当我们发现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结论相反时,我们多半会去改进实证研究的方法,寻找新的数据,或者提出新的解释。但是问题随之而来: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众多,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理论提出不同的解释,而哪个理论正确,往往依赖于实证研究的检验。如果实证检验的结果也是相反的,由于不同的检验结果也能得到不同理论的支撑,我们很难判断哪一个检验或者说哪一个事实是成立的。从而,我们会发现,理论和事实都是不清楚的。

很多初学计量经济学的人都会发现,数据或者方法的微小变化会使得检验结果大不相同。这说明结果不稳健。在很多情况下,尤其在我国的很多经济学杂志上,我们看到的计量检验都是不稳健的。但是,面对这些检验结果,我们往往能够看到很多似乎合乎理论的解释与说明。或者说,对于不同的计量检验结果,作者拥有很大的解释权。只要结果是显著的,我们便总能找到“合理”的解释。最著名的例子来自英国的一位经济学家。他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太阳黑子的活动对英国的经济发展周期有显著影响。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结论是荒谬的,并以此嘲笑经济学,但是,按照经济学家的逻辑,这事还真不一定啊。

好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在不断改进,对各种因素的控制也使得计量经济学越来越精确。但是,经济学家对理论、对现实、对实证检验结果的解释依然存在很大空间,对同一事情往往存在多种解释,这无疑让人烦闷。就像我们看一些小品文,同一个故事,翻来覆去地讲,竟然能够讲出几十个道理,甚至还是完全相反的道理。

正是由于经济学对结果的解释空间很大,我们就不得不提醒自己:小心思想背后的利益。经济学家标榜自己的效率标准,以此说明自己的客观和中立。可是,阿克顿勋爵的话依然在耳边回响: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也有翻译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换成经济学的语言,有权力,就有寻租。而经济学家对理论、对现象、对实证检验结果的解释空间就是一种权力。因为有空间的存在,就有解释的权力,而这种权力必然导致寻租。正如经济学所认为的,经济学家绝不是道德上一定高尚的人,相反,他们都是自私的理性人。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认为他们不会利用自己的解释空间,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寻租呢?

如果经济学只是帮助人们解释现象存在的原因,或者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各种现象,那么,这种解释空间的存在没有任何不妥。但是,每一个经济学家总是希望自己的主张为决策者所用,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我曾经以为国外的经济学家可能不会如此,可是一名诺奖得主来复旦大学讲演的时候,PPT(PowerPoint 的幻灯片文件)上就几次出现与美国总统的合影,我顿时知道所有的经济学家果然都是理性人。而且,就目前看来,经济学对决策者和普通民众都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如果一个经济学家,一个理论是服务于少数人的,其后果往往会非常严重。所以,经济学的解释空间也就相对而言对社会有着潜在的危害。也正因为如此,一个充分竞争的经济学市场、一个反对垄断的经济学市场、一个能够允许而不是排斥所有人发言的经济学市场是缩小经济学的解释空间、瓦解经济学的绝对权力的必要条件。同样,一个更为广泛的知识市场,一个允许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等等充分表达的学术市场的存在也有利于控制经济学解释的空间,从而减少经济学家寻租的空间。

所以,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普通人,当看到一种经济理论时,请先告诫自己:警惕思想背后的利益。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一、学习在先期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现代经济学,对我们而言无异于免费午餐

  人类的很多认识都是后发的,是在经历了以后的认识。我们是后发展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具有后发优势,而且在经济学的学习方面同样具有后发优势。先期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发展过程有最初的探索、有波澜壮阔的发展,有顺利、有曲折、有成功、有失败、有经验、有教训。作为记录、反映、归纳、总结、前瞻的现代经济学虽抽象而栩栩如生,虽具理论特质却彰显着实践的精髓。先期发展的经济实践基础上诞生和发展的现代经济学,像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成就一样,是人类共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光照人类的。当我们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里不仅了解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了解到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关规律的时候;当我们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魅力和必然性的时候;当我们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理解了宏观调控的时候;当我们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把握了微观经济运行和个人决策的基本原理的时候;当我们从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明白了经济学是理解人生的艺术的时候;当我们从新制度经济学中了解了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的时候,我们感到了经济学内容的博大、精深、丰富、饱满、枝繁叶茂和生命力,今天的经济学已经成为了经济学帝国。基于此,我们也感觉到了在学习经济学方面的后发优势。我们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可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经济学,我们不必所有的事情都从头走一遍。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深刻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走向——市场经济不仅有特殊性,而且有共同性。学习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不可能产生的,对于我们又十分重要的现代经济学,无异于免费午餐。面对着发展中的经验,特别是教训,我们更应当充分认识到学习经济学的迫切和重要。

  二、经济学的研究帮助人类选择了市场经济,学习经济学有利于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大的方面、社会方面而言,经济学在比较中选择了市场经济。现在看来,市场经济确实如亚当·斯密所言,可以富其国而裕其民。三次伟大的工业革命都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凡发达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无一例外的都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选择市场经济必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之所以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因为实践证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效用最大,原因在于:其一,各种资源的所有者都会在给定的条件下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去,从而使总体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其二,资源配置是通过交易和竞争的方式完成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资源的潜能。其三,市场配置资源的信息是横向传递的,内容真实,传递速度快,社会组织成本小。在行政力量主导的情况下信息是纵向传递的,不仅失真,而且有时滞。其四,市场经济下配置资源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使他们最清楚应当如何配置资源。政府需要做的,只是在最少,从而也可能最佳的职能范围内高效地发挥作用。市场和政府各自在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二者的有机组合可以实现体制效率的最大。当然,“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如何组合取决于一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时面对的任务。“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在给定的条件下发挥好作用。

  三、经济学揭示了规律的特质,告诫我们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如果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首当其冲的条件是选择了什么样的经济体制,那么,几乎和这个条件并列的就是是否遵循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人们遵循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包括人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在不知不觉中的遵循,经济就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就和谐相处。人的总福利,即经济福利、社会福利和自然界赋予的福利就会最大。而任何有意无意地对规律的不敬和违背,都会毫无例外、或迟或早地遭到规律的惩罚,并最终由人民群众承受惩罚的后果。由于计划经济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思维方式,人们在无知和不断夸大自我能力的情况下,丧失了起码的规律意识,不断违背经济规律,最终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效和贫穷而淘汰了计划经济体制本身。而不计自然成本,片面追求GDP,一些地方政府血拼GDP的做法则违背了自然规律,严重的污染造成了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就是对违背自然规律的惩罚。人们在心灵深处对规律必须有最高的敬畏,在实践中必须有规律意识和自觉地遵循规律。

  经济学揭示了规律的特质。规律深藏在现象的背后,在无数偶然中展示着必然,在无序中潜藏着有序。所谓的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可谓一语中的。人们即使限制了“自发”在某一方面、某一时空的表现,“自发”还会从另外的角度、另外的时空表现出来,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遭到了规律的惩罚。

  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告诫人们,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震惊世界。报告认为快速的、为了增长而增长的经济增长已经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1992年,英国学者理查德·杜思韦特在其《增长的困惑》中再一次详细论述了快速的增长对自然界,从而对人类自身福祉的冲击。该书反思了GNP,认为作为一个交易额的GNP没有反映自给自足的部分,掩盖了无奈的购买、掩盖了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分配不公,一些不好的东西,例如车祸也能增加GNP。在此基础上,该书提出了新的衡量发展的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教育、文化活动的水平,以及公平的享有权、人们获得工作的难易程度、用于休闲的时间以及社区的和谐等,新标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清新的空气、卫生的饮用水、优质的食品以及动植物的多样性。人类与自然界是一个大系统,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自然界本身就是人类福祉,破坏了自然界不仅破坏了当代人的福祉,也破坏了子孙的福祉。

  经济学的研究告诉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容易遵循经济规律,原因在于分散的个体谁也不能左右市场,只能顺应市场,这就在冥冥中遵循了经济规律。前提是把政府职能限制在最小从而最好的范围内。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行政力量强大到无所不能、为所欲为的程度,又觉得自己“似乎有知识”(哈耶克语),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就成了逻辑必然。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必须靠制度。靠着制度的制约和平静而自然的心态最容易遵循规律,没有制度制约的亢奋和头脑发热,最容易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不仅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上要遵循经济规律,作为个体的人也要了解大势,遵循经济规律。就微观层面而论,包括企业和个人,必须把思维方式转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从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基本要求出发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简单地说,这些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法则可以概括为:(1)只有在社会承认你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生产者才能实现价值和盈利。这是一个惊险的跳跃。你必须以清醒的头脑前瞻性地面对市场,而不是政府。(2)你必须发挥你的比较优势,在社会、组织、市场中寻找到你的最佳位置,但你不能故步自封,陶醉于低层次的比较优势,而要不断地提升自己。(3)你必须有核心竞争力。工业文明的基因是精细化,如果没有市场需求,没有核心技术,仅仅有资本是支撑不了一个产业和一个企业的。(4)你必须遵循投入和产出的定律,如果不能盈利,而是一直亏损,那将难以为继。(5)你必须了解大势,认识大势,把握大势,顺应大势。经济学是理解人生的艺术,除了上述谈到的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之外,经济学还探讨了婚姻、家庭、歧视、犯罪等等,经济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四、学习经济学,有助于把人们特别是干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

  美国学者查尔斯·都希格在其《习惯的力量》中指出,我们每天做出的大部分选择似乎都是精心考虑的决策结果,其实不然,这些选择都是习惯的结果。在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习惯的力量,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干部,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不协调,依然习惯于“拍脑袋”决策,动辄大手笔的政绩工程。由是我们必须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塑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现代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市场经济,转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经济学百年》(第三版)选择和评介了百年来经济学的经典,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方面,相信会对理解市场经济体制,理解经济趋势,理解和把握经济规律、经济政策,塑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极具帮助。李义平

经济学专业知识有什么

经济学它只是一个大的方向,在高校里边,经济学这一类下面应该有不同的专业,包括会计,金融等都属于经济学这一类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尚恩教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hane-english.com.cn/view/35960.html

标签: 经济学
分享给朋友:

“我为什么要报考经济学 经济学该怎么学” 的相关文章

经济统计专业课有什么意思 学好经济统计学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统计学(经济学)是学什么呢?经济统计学专业是什么?统计学专业的学生都学什么专业课?经济统计学课程有哪些,统计学专业学什么?经济统计学是做什么的?本文导航经济统计学和统计学有什么区别经济统计学专业是冷门还是热门统计学专业适合怎么选科学好经济统计学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应用统计学适合女生吗经济统计学还有前途么...

经济学研究的什么 经济学都学些什么东西

经济学是在研究什么?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问题?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什么的?(希望回答得仔细一点,谢谢?经济学是学什么?经济学学什么?本文导航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学问经济学解决哪些问题什么叫经济学知识经济学是哪些内容经济学都学些什么东西经济学专业学的什么内容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金融学包含哪些 金融学提纲

金融学都包括什么?金融学包括哪些内容,金融学包括那几个专业,金融学专业包括哪些,金融学包括什么?谁知道大学里金融学都学哪些课程。本文导航金融学可以解决什么问题金融学有什么分支金融学是技能专业吗金融学大类下哪些专业金融学提纲金融学有哪些核心课程金融学可以解决什么问题金融中介机构指对资金供给者吸收资金,...

劳动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向 劳动经济学协同性是什么

什么是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主要有哪些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经济学都有哪些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主要学什么的?简述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问?本文导航劳动经济学协同性是什么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经济学硕士就业方向及前景劳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问劳...

经济学硕士要考什么用 经济学硕士毕业证书可以考吗

经济学研究生考些什么?经济学研究生考什么?经济学考研考什么?经济学研究生需要考什么证吗?本文导航经济学硕士考研认可吗经济学硕士考研有哪些用处经济学考研用哪本经济学硕士毕业证书可以考吗经济学硕士考研认可吗这你去他们招生的网站上去查就知道了,一般都有微观,宏观的,其他的就不是很清楚了经济学硕士考研有哪些...

经济学类专硕授予什么学位 专硕和学硕毕业证有什么区别

经济学类专硕授予什么学位 专硕和学硕毕业证有什么区别

经济专业硕士毕业拿的是什么硕士学位证? 会计专业呢?经济学最后,是什么学位?硕士(学硕和专硕)学位证书的授予是按一级学科还是二级学科,经济管理硕士是什么学位?经济学硕士还是工商管理学硕士?经济学硕士是什么学科类别?经济学专业拿的是什么学位呢?本文导航本科经济学硕士读哪个专业好经济学包括哪些一级学科专...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