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什么时候选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条件
如果我想考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选导师的话应该怎样抉择!!~?北师大复试前要不要选导师,还是导师自己决定分配名额,北师大心理考研复试---如何选导师和详细的研究方向?关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选导师的问题,报考北师大心理学研究生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
本文导航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难不难
你先看你想选择的方向,再找这个方向的老师,为了保证成功率不要选热门的方向和老师,这个太难了!希望对你有帮助!爸妈在线心理网团队为你解忧!
北京师范大学:
专业介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心理学系之一,也是文革后恢复较早的一个心理学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本系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影响 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我系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全系教师33人,有十几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其中教授11人,博士导师8人。我系张厚粲教授在1996年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被选为国际心理学联合会执行委员。我系本科设有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专业。近年来心理系毕业生中,约有35%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25%到高等院校任教,10%到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15%在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综合医院、合资企业、涉外宾馆饭店工作,另有15%到各类企事业公关部门、广告公司、市场研究部门从事各种管理、研究与实际工作。
导师:林崇德,男,生于1941年,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65年7月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1984年3月 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彭聃龄 男,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副主编。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教育部高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理科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认知与学习,包括汉字识别,汉语句子与课文理解,汉字的神经成像,汉字识别的计算机模拟等。曾经主持和参加国家重大基础课题(973课题)子课题、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课题和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的研究。主编出版了《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和《汉语认知研究》等著作和教材;《视觉心理学》和《西方现代心理学》等译著。发表论文80多篇。培养了40多名高质量的博硕士研究生,其中有的已成为科研和教学骨干力量。
心理学院教师名单:
教 授
车宏生 陈会昌 陈英和 董 奇 方晓义 金盛华 林崇德
刘 力 刘儒德 刘翔平 彭聃龄 申继亮 舒 华 王建平
王 耘 沃建中 伍新春 辛 涛 徐 芬 许 燕 姚梅林
张厚粲 张日升 郑日昌 周仁来 邹 泓
副教授
陈宝国 丁国盛 闫巩固 韩在柱 侯志瑾 蒋 奖 寇 彧
李庆安 林春梅 芦咏莉 石 林 宋 艳 孙汉银 陶 沙
王大华 王立新 吴建民 辛自强 张学民 周新林
讲 师
陈海平 管益杰 胡清芬 林丹华 刘红云 孙晓敏 王爱平 张西超
博士后:宋鲁平 郑迎东 李永瑞 毕鸿雁 仲晓波 吴安春
北师大复试公平吗
每个学院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有些院是入学一年后才分导师的,但大部分都是录取的时候就分了导师的。一般最好是提前跟导师联系表明意向,复试的时候导师再按表现决定。如果整体素质不错,但不符合你喜欢的导师的风格,会分到别的导师处。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心理学考什么
仅供参考,我不是心理系的 研究生。
看文献的话先大致定个主题或方向,再去搜索吧。(在校内可以用中国知网或CBM,校外的话谷歌学术很强大的,pubmed的话好像医学方面的为主,先找中文的心理学的期刊吧)
去考研的论坛上找下,可能有过类似的解答贴的。统计和测量方向,可以翻多几遍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慢慢理出自己的思路来。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就业方向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导师的选择要根据你的实力、兴趣和发展方向综合决定,究竟该怎样选导师。进入学校后,学习过程中利用的是资源,无论你跟哪个导师,都是一个自主学习加上导师指导的过程。如果还不了解,可以到文都教育论坛学习一下,你就不会再迷茫了。
希望能帮到你!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条件
如果有条件联系导师,比如有认识的学长或者老师可以引荐,那么找了更好,但对的笔试帮助不大,最重要的是让他记住并赏识,这样对的未来面试就有帮助了。让他记住并赏识这是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这个条件达不到,即使找了也顶多只是些心理安慰而已。所以找导师不是考研成功的一定条件,如果没有条件就不必这个问题纠结了。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