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史怎么样 十七世纪中外历史对比
中国少数民族史这个专业怎么样?中国的少数名族是怎么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十六国少数民族史观和史学影响是怎样的?十六国少数民族史学是怎样的?唐五代岭南少数民族史记是怎样的?
本文导航
中文和历史学哪个专业好
说实话学科是个好学科,但学术环境说它“超级恶劣”一点都不过分。
我国民族历史研究起步很迟,而且这个学科很容易被 正 治 家们关注,因为涉及到所谓的“边 江 稳 啶”学术环境一直被“有 关 部 们”控制,一切都必须按上 边 规 定的话去说,甚至连使用什么字眼,哪个单词都有规定格式。很多学者研究多年的成果,上边下一个红批就给彻底否了,永远不许发表。根本不给你说真话的机会。能在这个圈子里混下去单位都是些阿谀谄媚之徒,学品、人品都很差。
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是真实科学,而这个学科被如此“关照”你觉得呢?
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1/content_700050.htm
历史上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中国少数民族史是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的古代文献为主,结合文物考古、社会调查的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民族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少数民族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少数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和对中国整体历史发展的作用与贡献。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十七世纪中外历史对比
; ; ; 众所周知,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在政权建立之初,即为自己的封建家政权从五行德运上,寻找正统形象的依据。在封建统治者严密监督下的历代史学,尤其是所谓的历代正史,更加摆脱不了这一束缚。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因其出身,更重视从史学上寻找其“正统”的依据,其史学中正统史观贯穿始终。 正统论在中国历史上的起源发展,与“五行”说在中国的发展演化伴随始终。从原始的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说,到邹衍的“五德始终”说,到尚书洪范吕氏春秋的“五行”说,到董仲舒的“三统”、“三正”说,到刘向、刘歆父子的新“三五相包”说,再到白虎通五行篇中的新五行说,中国传统五行说的演化总是和中国历代封建政权的需求变化相适应。中国历代封建政权的统治者总是设法从法统和五行德运上,寻找其统治的正统性。处于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中期的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史学也从许多方面体现了这一特点。
; ; ;《晋书》载“刘元海,新兴匈奴人,冒顿之后也。名犯高祖庙讳,故称其字焉。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匈奴人刘渊以刘为氏,自称自己是汉高祖宗女与冒顿单于的子孙,入主中原是继汉魏晋之正统。继前赵兴起的后赵,也竭力在华夏统治区竭力树立其正统地位。史载,石勒“乃以咸和五年(330),僭号赵天王,行皇帝事……任播等参议,以赵承金为水德,旗帜尚玄,牲牡尚白,子社丑腊。勒从之”。用五行相生说作为其代晋的合法依据。羯人石勒系“匈奴别部羌渠之胄”,本名㔨。参加了汲桑领导的队伍后,汲桑才为他改了汉族的姓名石勒。而且这一姓氏被他及其子孙一直沿用。说明后赵统治者不但要在其政权的正统性方面攫取合法地位,还要从姓氏、习俗等方面真正融入华夏社会。前燕也不例外。据《晋书·慕容廆载记》载“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
; ; ; 其先有熊氏之苗裔,……号曰东胡……分保鲜卑山,因以为号。……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或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在此,慕容氏将自己的祖先追溯到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且以汉字义命姓氏,从而为自己在中原统治的正统性找到了合理依据。建夏国的赫连勃勃系刘渊之后,他改为赫连氏,其实也是一种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史称赫连勃勃“下书曰: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
; ; ;古人氏族无常,或以因生为氏,或以王父之名。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永享无疆大庆。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及汉室颠覆,复三国鼎峙。晋氏失驭,五胡云扰。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为南为岛夷。”北方民族政权史家自认其为华夏正统,指斥偏安南方的晋南朝为“岛夷”,即非正统的闰位,将各少数民族建立的各少数民族政权摆在正史的地位,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正观史观的体现。
公元6世纪亚欧游牧民族的历史意义
; ; ;西晋“八王之乱”以后,自永兴元年(304)李雄称成都王、刘渊称汉王,至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灭北凉、统一北方为止,在中国西部和北部传统的皇朝统治区域内,先后有賨族的成汉(304—347),匈奴族的汉/前赵(304—329)、夏(407—431)、北凉(401—460),羯族的后赵(319—351),氐族的前秦(351—394)、后凉(386—403)、仇池国(296—552),羌族的后秦(384—417),鲜卑族的西秦(385—431)、南凉(397—414)、前燕(352—370)、后燕(386—407)、西燕(384—394)、南燕(398—410),鲜卑拓跋族的代国(338—376),丁零族的翟魏,汉族的北燕、前凉、西凉、冉魏、谯氏的西蜀等众多民族割据政权。
; ; ; 因为崔鸿《十六国春秋》一书对这段历史有过较全面的撰述,所以这一时期被史家称作十六国时期,又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少数民族史学上承先秦两汉魏西晋少数民族史学之优良传统,下启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少数民族史学大发展的广阔局面。它不以十六国政权为篡伪,而是作为正史来著述,开一代民族史观之先例,同时也为后来的少数民族史学撰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 二、诸民族政权君主的汉文化修养 十六国诸民族政权存在的时间大多较为短暂,但民族政权君主多十分仰慕汉民族文化,具有或高或低的汉文化修养,大力提倡儒学,重视史学,促进了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史学的发展。
; ; ; ; 汉开国之君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他曾评论古史说:“吾每观书传,常鄙随、陆无武,绛、灌无文。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也。二生遇高皇而不能建封侯之业,两公属太宗而不能开庠序之美,惜哉!”从历史的研习中,树立了抓住历史机遇建功立业的志向。其子刘宣,熟悉《毛诗》、《左传》、《汉书》,曾叹息道:“宣若遇汉武,当逾于金日䃅也。
; ; ; ”果然助其父建国。出身卑贱、曾被掠卖为奴的石勒,“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在侍臣读到《汉书》中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之后时,他说:“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认识到历史是不会倒退的。南凉王秃发傉檀与后秦尚书郎韦宗“论六国纵横之规,三家战争之略,远言天命废兴,近陈人事成败,机变无穷,辞致清辩。宗出而叹曰:‘命世大才、经纶名教者,不必华宗夏士;拨烦理乱、澄气济世者,亦未必《八索》、《九丘》。《五经》之外,冠冕之表,复自有人。
隋唐明清的历史著作
在已有了薛居正等主编的五代史以后,欧阳修为什么独出心裁,重又编出一部体例和写法不一样的新的五代史呢?《宋史·欧阳修传》中对此作了简约的说明:“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所谓“自撰”,是说这部史书不是奉朝廷之意,而是私家所撰。而“《春秋》遗旨”即《春秋》笔法。欧阳修自己说:“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他作史的目的,正是为了抨击这些他认为没有“廉耻”的现象,达到孔子所说的“《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的目的。
从他给尹洙、梅尧臣等人的信件看,在景祐三年(1036年)之前,已着手编写,到皇祐五年(1053年)基本完成,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说法。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在欧阳修去世一个月后,下诏命他的家人奏上。然后藏进国家图书馆。到金章宗时候,这本新的五代史才逐渐代替了《旧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