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住宿条件
江西中医学院药学院的研究生怎么样?和烟台大学药学院比哪个更强?你好,请问您是江西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么?想报考,求指点?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有奖学金吗?2019年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考研复试成绩什么时候公布?江西中医药大学刘仁民职位,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官网2022年调剂复试比及锁定时间。
本文导航
药学的研究生学院排名
江西中医学院比较好,今年都成为江西中医院到大学了,还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秒杀烟台大学药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住宿条件
报考方法
在“考生报考志愿表”所属录取批次内填写学院名称(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国标代码(13437)、省标代码及报考专业代码(以考生所属省级考试院公布的相关文件为准)。学院在江西省录取批次为本科第二批A,江西省标代码为8311,在其它省(直辖市、自治区)录取批次由当地招生主管部门确定。
录取原则
(1).录取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实行远程网上录取。考生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学院根据生源情况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商定具体调档比例,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投档规则调阅学生电子档案,以考生高考成绩为基本依据,根据德、智、体、美综合衡量,择优录取。
(2).学院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优先录取第一志愿填报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的考生,若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志愿不满,才接受征集志愿考生;实行顺序志愿录取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若第一志愿未满,才接受第二志愿考生,以此类推。
(3).学院依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档。投档分相同时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分数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再次排序;若语文、数学、 外语三门科目的分数之和仍然相同,再依次根据语文、数学、英语单科成绩排序。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由学院根据分数调剂至其它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4).若考生符合生源地招生主管部门的加分规定,学院则以加分后的最终投档总分作为录取依据。
(5).学院所有专业要求公共外语语种为英语。
(6).浙江省、上海市考生专业限选科目以当地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7).江苏省文理类本科专业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CC,必测科目等级要求为4C1,进档后的排序办法为“先分数后等级”;内蒙古自治区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
(8). 公共事业管理(中美学分互认项目)只录取有专业发展意愿的考生,该专业录取时,高考英语单科成绩原则上应不低于总分的60%。
(9).考生体检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根据医学类专业培养特点,患有色弱、色盲(含轻度色觉异常、色觉异常Ⅱ度),不能录取医学类相关专业,入档考生将由学院专业调配至经济学类、公共管理类专业;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除不能录取医学类相关专业外,经济学类、公共管理类专业也不予录取,学院将按退档处理;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或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或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或斜视、嗅觉迟钝、口吃的考生,均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
(10).新生入学后,学院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对经复查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报考建议
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有奖学金。凡取得江西中医药大学正式学籍的统招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均可申请参评,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研究生、在职(委培)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港澳台籍研究生、外国留学研究生及硕士基础强化班同学不能参评。
奖励名额及奖励标准:
1、一等奖3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2名),奖励标准每人每年6000元;
2、二等奖8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6名),奖励标准每人每年4000元/人;
3、三等奖16名(其中博士4名,硕士12名),奖励标准每人每年奖金3000元/人。
博士、硕士各等级名额可根据当次评审实际调整,具体以当次评审通知为准。评审经费每年2000元。
奖励发放:每年12月5日前将奖励款打入获奖研究生本人银行卡,并颁发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验印的荣誉证书。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
江西中医药大学在4月8日左右公布成绩。
江西中医药大学于2019年3月28日起进行复试,根据《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为确保硕士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现将第二批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具体见附件),广大师生如有异议,请于2019年5月7日16:00前向研究生院招生就业科反映。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凡接到体检不合格通知的拟录取考生请按要求时间到本地县级及以上医院进行复查,如未按时复查或复查未合格,则不予录取。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57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国家改革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以“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和全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对口支援西部的高校,是全国医药院校中唯一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医学类硕士研究生(预科)基础培训基地”。
截至目前,已有57年本科教育、3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23年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19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办学历史。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证(试点);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对中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780.71亩,是目前国内校园面积最大的中医药高等院校。校舍建筑面积达5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9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26万册,各类文献数据库41个,电子图书80万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721人,其中研究生1142人,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829人。
现有二级教学院(部)15个,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专任教师845人,其中副高以上人员37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704人。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7人次、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5人、省级优秀教师20人、省级名中医56人、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2人、博士生导师59人。
学校现设有本科专业24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六大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6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省级示范性硕士点2个。
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省级高水平学科2个、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江西省级特色专业7个,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12个。学校倡导并践行“赢在终点”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先后开展了科研实践班、双惟实践班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
两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分别于2001年、2009年获得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刘红宁教授牵头主持的“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基础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与‘双惟模式’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率先在江西省高等院校中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考研升学率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列。
学校始终坚持以推动中医药事业进步为使命,在中药药剂、针灸推拿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突出优势。研发的中药制药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被100多家企业采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原始创新成果——“热敏灸”理论和技术,揭示了针刺穴位和灸疗穴位的差异。
开创了内源性热敏调控治疗疾病的新途径,显著提高了艾灸的临床疗效,有力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成为国家行业建设标准并在上海世博会上向全球推广,开创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我校也是江西医学领域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该奖项,填补江西医学领域空白。
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蒙药丸剂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近5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493项,年均科研经费5237.24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有29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
江西中医药大学刘潜简历
刘仁民同志责任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党委书记,主持研究生院党委工作,负责思政、宣传、党建、就业、综治和资助等项工作,分管学生党总支、学生科、团委和资助中心,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