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报名怎么选导师 研究生选导师和成绩有关系吗
报考研究生时,导师是自己选的吗?研究生怎么选导师?报考研究生后,怎样知道哪位导师好一点?
本文导航
研究生选导师和成绩有关系吗
导师和学生之间基本上是个双选的过程。初试不选导师,只选方向。在基本确定能够通过初试后,就要赶紧联系导师了。可以早点去你要报考的学校打听一下,这个方向的导师都有谁。
研究生导师详细要求
1、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和学校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
2、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身体健康,心态积极向上,每年保证能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基地指导硕士生。
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具备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近三年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亦可申请硕士生导师资格。
4、具备本门学科系统深入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工作,具备解决复杂理论问题、技术问题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5、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掌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选定有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提出有效的研究途径,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具有指导和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经历。
6、研究方向稳定,现从事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承担有科研项目,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必要的研究生培养条件。
7、从事本科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并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
8、身体健康,能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工作。
扩展资料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四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
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将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
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硕士生导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导师
研究生怎么选导师
研究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点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导师的来头和经验、导师对专业见解的深度、导师在知识领域的广度、导师的论文指导和帮助和导师性格五个方面。
考研究生导师怎么选
在报考研究生之后,学生应该了解一下老师的情况,这样就能够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导师,也有利于自己以后的学习。那学生应该通过哪种渠道知道哪位导师好一点呢?
考生可以和导师名下的学生沟通,向这些学生进行询问。导师名下是有很多的学生的,所以考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这些学生加为好友,这样就能够知道导师的性格,知道这个导师到底好不好。在加好友的时候,学生可以首先搜索这个学校的大群,然后在这个大群中找到这个导师的学生,然后再加导师的学生。所以只要考生能够加上导师学生的好友,就能够知道这个导师的品性,也能够知道这个导师究竟负不负责任,能不能为学生的科研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所以考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导师名下学生的好友,比如说一些网站或者一些社交软件。如果你有同学在这所学校上学,你也可以通过同学途径加上导师的联系方式,可以直接和导师进行沟通。这种做法是比较难的,所以小编是特别不推荐的。
学生可以在网站上搜索老师的科研成果,看看导师科研成果的署名情况。论文的署名是能够反映老师的人品的,如果在很多论文中老师都是挂名通讯作者,说明导师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但是他却在上面报名了,说明这个导师是特别喜欢在别人的论文上挂名的。不过也可能是这个导师为学生论文的发表起到了帮助的作用,比如说帮学生联系出版社或者帮学生修改论文。所以说这种方法是不怎么实用的,最好的方法还是直接和导师的学生进行联系,因为学生是特别了解自己的导师的,他们对于导师的评价也是非常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