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如是什么意思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什么意思
关于道德经第一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是什么意思?
本文导航
道德经第一章主要讲的核心
原 文:
道可道⑴,非恒道⑵;名可名⑶,非恒名⑷。
无名,万物之始⑸;有名,万物之母⑹。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⑺;恒有欲也,以观其微⑻。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⑼,同谓之玄,玄之又玄⑽,众妙之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 注:
(1)道可道:
【注】宇宙间客观自在的永恒的道,是可以言说的。第一个“道”字,它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体和内在生命力;它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灭亡、转化的规律;它是人类认识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方法;它是人生修炼身心的方法、途径和境界;它是人类行为的规范等。老子的道,有以上多种含义,须活看,不可偏执一面,而世人多失之。
肖天石说:“老子论‘道’为‘先天地生’与‘生天地万物’之本体,亦即宇宙之根源与本体,由此而建立其宇宙论。‘一切由道生,道生一切。’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本此一原理系统,则万事万物万理万法,皆不能外此而存在,背此而成立;盖与道相违,则宇宙失其均衡,天地失其中和,而不能‘天地位,万物育’,而宇宙天地毁矣!欲群相与不失其序,故必基于其宇宙论与本体论,而建立其人生论、政治论、社会论、认识论、方法论,始能与‘道涵一切,一切归道’之原理合;此乃本天道以立人道之法则也。其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为率人道以合天道之法则也。”
张松如说:“《老子》书中第一次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大体说它有两个意思:有时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亦即宇宙本体;在更多场合下,是指支配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道’在老子书中作为哲学概念实极明确,不能认为具有神秘性质。”
杨兴顺说:“老子首先把‘道’兼任哲学上的范畴而给以各方面的论证。老子认为‘道’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法则。‘道’不仅意味着客观世界的自然法则,而且还意味着万物的物质实体。‘道’的基本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它排斥一切神或‘天志’;
二、‘道’永远存在,它是永存的物质世界的自然性。‘道’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三、‘道’是万物的本质,它通过它自己的属性(德)而显现。没有万物,‘道’就不存在;
四、作为本质来说,‘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气’及其变化的自然法则的统一;
五、‘道’是物质世界中不可破灭的必然性,万物都从属于‘道’的法则。‘道’摧毁一切在它道上的障碍;
六、‘道’的基本法则是:万物与一切现象,处于经常的运动与变化中,在变化的过程中,万物与一切现象都转化为自身的对立物;
七、万物与一切现象,都处于相互联系的状态中,这种联系通过统一的‘道’而完成;
八、‘道’是视之不见,抟之不得的。它是我们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但在逻辑思维中,它是可以认识的。”
陈鼓应说:“‘道’是老子哲学上的一个中心观念,在《老子》书上它含有几种含义:一、构成世界的实体。二、创造宇宙的动力。三、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四、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本章所说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
(2)非恒道:
【校】帛书如此,从之。傅奕、王弼(以下简称博、王)等本为避汉孝文帝刘恒讳,本句两“恒”字均改为“常”字。
不是原来的永恒之道。因为从客观反映到主观,经过语言来论述的道,不可避免地必定有很大的偏离,犹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3)名可名:
【注】宇宙万物的名称,是可以命名的。名,《庄子》:“名者,之宾。”《管子。心术》:“名者,圣人之所以纪万物也。”《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胡曲园说:“在第一章的第一句里,者子就提出了‘道’和‘名’两个问题。老子为什么要把‘名’和他的根本思想‘道’一同提出来呢?因为老子所说的道和世俗所谓礼乐制度之类的道是不同的,老子所说的道是普遍常在的‘道’,因而它反映在我们的认识上,产来的名,也就不是世俗所谓礼乐制度之类的名,而是普遍常的‘名’。因此,老子在全书开章第一段里提出来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名与实的问题。”
张松如说:“如果说‘道’是表明客观现象规律存在的。那么‘名’便是反映客观自然的思维形式,也就是概念。所谓‘道’指实体,‘名’标概念。”
(4)非恒名:
【注】不是原来的永恒之名。因为以人类的主观认识来命名观自在的宇宙万物,不可避免地必定有很大的偏离,犹如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所以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5)无名、万物之始:
【校】帛书如此,从之,傅、王本作“天地之始”。马叙伦《校诂》说:“《史记•日者列传》引作‘无名者,万物之始也。’王粥注曰:‘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末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是王本两句皆作万物,与《史记》所引合,当是古本如此。”验之帛书,信然。
【注】无名,道的原初本体,是万物的原始。始,《说文》:“女之初也。”
王弼说:“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范应元说:“天地之先,原有此道;浑沦未判,孰得而名?……探其无名,以复其初也。”
张松如说:“由于‘道’(自在的)空虚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绳绳不可名,渊今似万物之宗,故‘无名’之‘道’(自在的)为‘万物之始’。”
朱谦之说:“盖天地未生,浑浑沌沌,正如少女之初,纯朴天真。”
(6)有名,万物之母:
【注】有名,道的孕育,是万物的母亲。母,《说文》:“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王弼说:“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
蒋锡昌说:“司马光、王安石、苏辙辈读此,皆以‘有’字‘无’字为逗,不知‘有名’、‘无名’为老子特有名词,不容分析。”按:蒋说甚是,若以有、无为逗,岂非有、无皆名乎?‘无名’、‘有名’乃是老子用以形容道的不同阶段也,犹始之与母,为人生之不同阶段。此义,解者多失之。
(7)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校】帛书甲本作“口恒无欲也,以观其吵”;乙本作“故恒无欲也”,余损掩。傅、王本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现从帛书并参照傅、王本写定。谨按:帛书中两“也”字,解决了千年来疑案。司马光、王安石、苏辙等人以“常无”、“常有”为句,如此两者俱为“欲”,反而否定了“无欲”,证之帛书,老子本意正是以“无欲”、“有欲”相对待来说的。
【注】因此,常常没有欲念啊!来观察道的奥妙。恒,常的意思。妙,《辞海》:“神妙也。”
王弼说:“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陈鼓应说:“妙,深微奥妙。”
(8)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校】帛书甲本作“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乙本“有”作“又”。古代有、又通。傅、王本作“常有欲,以观其檄”。现以帛书并参照傅、王本去“所”字而写定。
【注】常常有欲念啊!来观察道的轨迹。
谨按:诸家多于无、有处为逗,盖误解为老子反对‘有欲’,如王樵说:“老子言‘无欲”有欲’则所末闻。”徐绍桢说:“‘常无欲’固可言,‘常有欲’则决非老子之意矣。”岂知老子此处说的是善为道者的‘无欲’和‘有欲’,两者同属于道也。老子说:“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二十章)他不是已经交代得根明白吗?通观五千言,何处非者子之欲?正欲世人闻道勤行,偕化于道。
王弼说:“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檄也。”
陈景元说:“大道边有小路曰徼。”
吴澄说:“徼者,犹言边际之处,孟子所谓端也。”
楼宇烈说:“他(王弼)认为通过‘常有欲’,即可以了解到天地万物的最终归结。”
(9)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校】帛书作“两者同出异名”。傅、王本及河上公本如此。从之。
【注】这两个方面,同出于道,而名称各异。“此两者”,统“无名”、“有名”和“无欲”、“有欲”而言。一、无名和有名、为万物之始、母;二、无欲和有欲,前者为修炼者处于无知无欲的先天境界,后者是处于有知有欲的后天境界。它们同属于道,同出于道,不过名称各异而已。由此可见,老子并不否定后天的有欲(大道之欲),而是平等看待的。
王弼说:“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
王安石说:“‘两者’,有无之道,而同出于道也。”
童书业说:“‘无’和‘有’或‘妙’和‘徼’,这是‘同出而异名’的。从‘同’的方面看,混沌而不分,所以称之为‘玄’。”
(10)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校】帛书无“之玄”两字。傅、王本如此,从之。
【注】共同都叫做玄——玄奥幽昧,玄奥幽昧啊!非常的玄奥幽昧。
王弼说:“玄者,冥默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
范应元说:“玄者,深远而不可分别之义。”
吴澄说:“玄者,幽昧不可测知之意。”
苏辙说:“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
沈一贯说:“凡物远不可见者,其色黝然玄也。大道之妙,非意象形称之可指,深矣,远矣,不可极矣,故名之曰玄。”
(11)众妙之门:
【注】一切奇妙变化的总门径。
王弼说:“众妙皆从玄而出,故曰众妙之门。”
范应元说:“万化由斯而出,各各具妙,故曰众妙之门。”
刘巨济说:“众妙者,万物之妙也。万物皆有妙,而皆出于道,则道妙万物也。”
严复说:“西国哲学所从事,不过此十二字——‘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传真(一章)
——今译与解说
原文与校注>>>
今译
道,可以言说的,不是永恒自在的道;名,可以命名的,不是永恒自在的名。
无名,是万物的原始;有名,是万物的母亲。
因此常常没有欲念啊!来观察道的奥妙;常常有欲念啊!来观察道的轨迹。
这两个方面,共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都叫做玄奥幽昧,玄奥幽昧啊!非常的玄奥幽昧,产生一切奇妙变化的总门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说
本章是《道德经》的总纲。老子开宗明义,首先揭示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向人们指出:作为客观普遍存在的永恒不变的自然之道,是可以言说的,但是用语言文字描述的道,已经不是原来永恒自在的道了。因为从客观自然存在的道,到为人们所认识,反映于主观,并经过用语言文字来论述的道,已经不可避免地必定会有很大的偏离,好比绝对真理是客观自在的,永恒不变的,但人们的主观认识仅限于相对真理和接近绝对真理,而永远不可能穷尽和全面掌握绝对真理。宇宙万物是可以命名的,但是用语言文字来命名的宇宙万物,已经不是原来客观自在的永恒的宇宙万物了。因为以人类的主观认识来命名客观自在的宇宙万物,已经不可避免地必定会有很大的偏离,好比客观辩证法是客观自在的,永恒不变的,但人们所认识和反映的主观辩证法,是永远不可能穷尽和全面把握客观辩证法的。
老子告诫我们,他所继承、总结、发扬和创立的大道科学(古人称为“道学”)是“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他虽然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是为了道化天下的理想,不得已而为之,非但没有穷尽“道”的真理,而且由于“强名”、“强字”,很难做到名符其实。所以学道的人,不可执着于语言文字,不可拘泥于经验,入门之后,要“唯道是从”,一切以道为标准,服从于大道。
于此,老子深刻地揭示了客观与主观、绝对与相对、名与实之间的辩证关系。开头连用两个“非”字,非者,有所偏离其真实也,若视为全称否定,实是莫大之误解。如果全称否定,可道之道,全非恒道,那么老子还著什么五干言?此是老子的辩证法,亦即两分法也。这不是出于老子的谦虚,而是本其朴素的本性,告诉我们:他并没有穷尽“恒道”,没有穷尽万物之真实,只是指明通向真理之路。
处于“无名”状态的道,是万物的原始;而“有名”状态的道,是孕育万物的母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就是“始”和“母”两者的关系。道的原初本体是“无”,无中生有,有生天下万物。作为道之本体的无,即是无极——道处于混沌无序的原始状态;然后,道生一,一即是太极,从无极而生太极,是道运动变化而产生的;然后,一生二(二为阴阳两气),二生三(三为阴阳冲和之气)。由一到三,均属于有,三生万物,万物自然也属于有。道之本体——无,即无名,是万物的原始;从一到生万物,是有,即有名,是万物的母亲。老子以无名、有名简明揭示了道孕育含养天地万物的过程。
善为道者,体悟这个道的真理,所以常常没有欲念,来观察体会道蕴含的奥妙;常常有欲念,来观察体会道运行的轨迹。常无欲,属于无为法,进入了气功态的先天状态;常有欲,属于有为法,不离气功态的后天状态。两者,皆属于大道境界的无欲和有欲,而不是世俗层次的无欲和有欲,此种本质的差异,不可不明。
世人往往误认为老子偏重先天无为,而反对后天有为,其实大谬不然!他明确指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无名、有名都属于道,同出于道的本体,不过名称各异罢了。同样的,法天之道,为道时,无欲有欲,无为有为,都属于道,也同出于道的本体,不过名称不同而已,两者共同都是玄奥幽昧的。玄奥幽昧啊!非常玄奥幽昧,是产生化育一切奇妙变化的总门径。
道是客观存在的,永恒不变的,是天地万物的始母。用现在的说法,就是道是唯物的、辩证的,是可知可行的,同时又为人们主认识所限制。
人们认识了道,以之为道,无欲观妙,可以窥知宇宙万物之奥秘,“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见天道”;(四十七章)有欲观徼,可以体察道运行的轨迹。因而写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说,能够洞知气在人体经络中的运行,掌握神奇的针灸穴位治病,并用“道”来养生治病。
无欲有欲,无为有为,同属于道,同出于道,不可偏废,不可歧视,要同等对待。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根共生,相互促进;无欲观妙,属于性功,是明心见性之后,“感而遂通”,以之探索宇宙万物之奥秘;有欲观檄,属于命功,是虚极静笃之际,“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十六章)归根复命,达到深根固抵,长生久视。
此处之“无欲”、“有欲”,乃大道之“玄德”的妙用。善为道者须涤除自心,重于积德,方可心悟神会也。
老子之著五千言,固然是由于他继承了中华上古之大道,综括他当代科学文化之精要,总结自己一生修道养寿之结晶,而贯串其间,起画龙点睛之妙用者,则在于此一“观”字。
此是老子的认识论、方法论,正是他殊异超越于众人处。今人或称之为“直觉主义”、“直觉思维”,皆非也,它乃是大道哲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观者,以道观之也。
“观的立场是参与者;观的方法是从实际出发,同类相比;观的手段与工具,是经过知常修真的‘玄鉴’;观的标准是天之道,道法自然;观的要求则是‘观徼’、‘观妙’,而以‘观复’为根本。‘玄鉴’以观,不能心中有私欲蒙蔽,有‘知见’障碍。唯有‘无疵’,才能‘玄 鉴’。
‘观’字的作用玄妙深远,善为道者,未有不是善观者。”
千古奇文《道德经》,“此中华道统所系之大本大根也。”“本章为全书之大纲宗,乃老子传授道家心法之神髓所在处,亦为学道修道人之下手入门处。第一章圣义不彻,其始也差之毫厘,其终也必至谬以千里。”(肖天石)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①,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②,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③者,是贤④于贵生⑤。
[译文]
人民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人民就难于统治。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注释]
1、有为:繁苛的政治,统治者强作妄为。
2、以其上求生之厚:由于统治者奉养过于丰厚奢侈。
3、无以生为:不要使生活上的奉养过分奢侈丰厚。
4、贤:胜过的、超过的意思。
5、贵生:厚养生命。
[引语]
上一章里,老子对严苛的政治压迫给予了抨击,要求统治者善待民众。这一章里,老子又对繁重的经济剥削进行指责。在《道德经》里的七十二章、七十四章、本章和七十七章,内容基本上都是对统治者进行无情揭露和严正警告。他认为,宽容的政治,比暴虐的政治要高明得多。因为,一旦人民不畏惧死亡而进行反抗,为求生存而暴动,那样,统治者的日子就不好过下去。
[评析]
老子在这一章里揭示了老百姓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对抗。从政治上讲,人民的反抗是由统治者的苛政和沉重的租税所引起来的,这是说,剥削与高压是政治祸乱的最实际的原因。老百姓在这种情况面前,只有铤而走险,毫不畏惧死亡。张松如先生说:“本章文显义明,无须诠释。而有的论者,却硬说这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是骗人的。是的,‘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也’。确实是代统治者设想的说法。可是古代的从事生产的广大民众,如果不是寄希望于其理想中的所谓‘圣人’,难道在复杂的尖锐的阶级斗争的舞台上,还能扮演为独立的主角吗?前述的那些引论者,在这里说老子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在另一些地方又说老子是新兴的封建制度的对抗者,是势不两立的。这种随心所欲的评价,岂不是自相矛盾吗?”所以,张松如先生说:“本章揭示了劳动人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阶级矛盾的实质:人民的饥荒,是统治者沉重的租税造成的;人民的轻生,是统治者无厌的聚敛造成的。这种说法,当然同贯穿《老子》书中的‘无为’思想相通着,可是它岂不也反映了被压迫的人民群众的要求吗?岂不正是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广大农民阶级思想的流露吗?”(《老子校读》第404页)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什么意思
意思是: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赏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来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谐。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归于“朴”,回到没有受到伪诈、智巧、争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
张松如说:“世界上的事物多种多样,社会现象更是十分复杂,如果单单认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这就片面了。不能说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永远不能统一,而只能互相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