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八股改科举什么时候 八股文是哪八个国家的人
中国哪年废八股,废八股,改科举出自哪一次改革,在什么时候废八股文?废除八股文是那一历史事件,科举制是哪一年被废除,想知道废科举是哪一年。
本文导航
2008年中国股市有多惨烈
公元1901年8月29日科举改革废八股废武科2012-08-29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
1901年8月29日,清廷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废武科。
用以选拔宫吏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唐朝开始成形。唐、宋考诗赋,元、明、清考经义。清朝的科举考试,规定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文章格式一律为八股文。
士子经童生试录取者称生员(秀才),录于府、州、县学,受教官的监督考核。生员经乡试录取者称举人。举人在京师经会试录取者为贡士;贡士经殿试录取者为进士;进士即授官职,举人可酌情授以官职。生员在乡里也有一定身份地位。
科举制度使士子思想禁锢,考试办法固循守旧、全不实用。1898年变法时曾一度废八股,政变后重新恢复。为行变法、施新政,清廷宣布: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起,废止八股文程式,乡会试改试策论和四书、五经经义。同时,命令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并鼓励游学。从此,各省普遍与办学堂,留学人数也激增。鉴于武科考试流弊甚多,而且所习都是硬弓刀石及马步射箭,已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清廷也谕令一律永远停止。原来的武举人、武进士,准许入营学习,武秀才和武童生,均准应先入伍。到各省武备学堂建立后,再酌定排选考试章程。
如何正确评价科举制和八股文
戊戌变法
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八股文为什么会被沿用五百年
八股文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完全被废止。在戊戌变法的时候废除了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扩展资料:
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而所谓的股,有对偶的意思。八股文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其题目取自四书五经,以四书命题占多数。文章论述的内容要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书而展开,不能随意发挥。
每篇开始以两句点破题意,称为“破题”。然后承接破题而进行阐发,称为“承题”,接着转入“起讲”,即开始议论。后再为“入手”,意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为起股(也称起比,提比)、中股(也称中比)、后股(也称后比)、束股(也称束比)四部分。
末尾又有数十字或百余字的总结性文字,也称大结。从起股到束股,每组都有两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所以称为八股文。
八股文的主要文义在于诠释经书的义理,并要求据题立论,所以很少有作者自由阐发的空间,而它的重要体裁特征便是对偶性。
参阅《明史·选举志二》,示例:清·阮元《四书文话》、梁章钜《制义丛话》。《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股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898年6月11日 戊戌变法开始
八股文是哪八个国家的人
废除八股文的历史时间是清末新政,废除八股是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清廷开始施行新政,内容基本与戊戌变法一致,1902年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考试使用八股。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翌年起废除。;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改革内容多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戊戌变法近似,但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还涉及废除千年仕宦之道的科举制度,科举制的灭亡标志着八股文的废除。
扩展资料:
八股文的弊端:首先是完全成为仕途工具,不再是锻炼个人思维方式的利器。其次是它缺乏实用的价值,远离现实,只能作为博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别无它用。
形式主义严重。八股文有不少清规戒律,诸如怎样破题、承题、八股,如何起、承、转、合,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在字数上也限定为500或700字。它压抑了人的创造性,严格的成文格式,严格的思想预控,压抑了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扼杀了有创造性的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末新政
科举制度哪年废除
科举制是在1905年被废除的,它曾经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朝形成,唐朝完善,到清末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因此也有必要说一下为什么清政府要废除科举。
科举制的出现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九品中正制世家贵族垄断朝堂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将才能作为选官标准,为广大读书人打开了步入仕途的大门。从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了读书人的一种可能。
统治阶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基础,同样,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也大大激发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激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革新的气象和创造精神。经过宋明的发展完善,科举制不断规范、定型,大量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实现了经世治国的理想。据不完全统计,在科举制推行的一千三百多年来,进士总数接近十万人,举人、秀才以百万记。
当然,科举制的影响不只局限于中国,对中国周边的朝鲜、越南、日本,甚至对19世纪英国的文官制度也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然而,运行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虽然满足了封建王朝统治的人才需求,却也埋下了隐患和危机。
首先,就科举制本身而言,发展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式越来越僵化,八股文便是最突出的表现。八股取士的弊端不必多言,人的创造性与活力被束缚,也预示着科举制再难发挥出它的优越性。再者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开始认识到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近代化的进程开始之后,洋务兴起,西学传播,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更是当时救国的仁人志士的普遍共识。
而科举制推行之下的中国大批知识分子大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愿意从事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同时,士人进入政治,掌控政治也推动了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削弱其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丧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这样看,在中国近代社会风云变化之际,科举制的废除似乎已成必然。
而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对于科举制的评价实则也是对中国古代制度和思想的反思,最为客观的角度是,我们既要认识到,科举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公平,构筑了中国古代“超稳定”的政治结构,保证了几千年中国文明连续不断。另一方面,农耕文明发达的中国注重经验而少批判,注重技艺而少科学,这样的民族特性很大程度上与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培养出的社会认识是密不可分的。
科举制度的转变在什么时期
废科举兴学校是1905年。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重大教育事件。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发生改变。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
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