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免生与考生导师怎么选择 现在导师更喜欢保研生还是考研生?
研究生中有推免生是不是保研的意思啊?要怎么争取推免生呢?联系导师?现在导师更喜欢保研生还是考研生,研究生导师喜欢保研的学生,还是喜欢考研的学生,保研和自己考上的学生,导师更喜欢哪一种呢?
本文导航
研究生中有推免生是不是保研的意思啊?要怎么争取推免生呢?联系导师?
学习成绩第一,其他都是浮云,但提前要选好导师,到时保研名额一下来,你就跟导师说你去他的组就行了,什么保送考试都是骗人走形式,话说回来,所谓的争取都是浮云,学校都是按成绩排的,德育什么的占很小一部分,其它方面固然重要,但是成绩永远是第一位,在中国,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就是成绩,亘古不变。
现在导师更喜欢保研生还是考研生?
相对于考研生,导师们更愿意选择保研生。因为,对于导师来说,保研生就像在高档菜市里的的优质菜品,品质都好,即使不挑选,都不用担心买回去会后悔。而考研生就像在通菜市场里,品质参差不齐的菜品,需要认真挑选,才能淘到好的。
有许多普通学校的考生抱怨着,这很不公平,因为有很多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也很优秀,只是当时高考失误,不得已才上了个普通学校。
假设我是导师,换做我以前上学的思想,我一定会去招收普通院校的学生,因为那些“高手在民间”“最美的姑娘来自灰堆里”之类的美丽传说。但现在,不会了。因为,我学会了更理智,更全面,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
民间纵然出高手,但如果长时间不被发掘,得不到正规的训练,过不了多久,也就成了平常之人。但反过来,一个资质一般的人,在接受“名师指点”“正规训练”,虽不能成绝对高手,但成为低手中的高手还是绰绰有余的。
名校,就是那个“名师指点”“正规训练”“高等的德、艺、智教育”“标准形态、礼仪训练”。且不说名校本科生本身的优秀,就说他们接受到的教育资源,就已经甩出普通院校好几条街了。
所以,我在这里奉劝大家也奉劝自己,不要再抱怨“怀才不遇”“世道不公”了,如果你现在的起点不如他人,而成绩却和他人不相上下的话,从更多方面来考虑,你就是比别人差。
如果你就不认这个理,那么就像我上文说到的那个小男生一样,让别人看到你的实力。毕竟,没有人愿意根据你平庸的现在,去相信你辉煌的未来,因为太冒险了。
现在的研究生导师会认真带学生吗
无论是保研的学生还是自己考研考上的学生,对于导师来说,可能只是在研究生一年级开学后,师生刚见面接触的初步了解阶段里,导师会通过学生是否保研,以及考研的分数来观察和了解学生,等导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实力、智商情商以及性格特点等有所了解后,是保研还是考研便没有那么重要了,综合素质能力才是导师最看重的。
我读研时,同学中有好几位是保研来的,同门师兄弟中也有保研的,而多数都是考研成功的,但分数基本也都不低,都是超过录取分数线几十分那种。
保研的几位同学,确实都是实力强劲。
保研的同学虽然没有经历过考研,但大学里都有突出的成绩。
保研的A同学大学期间获得过全国性的竞赛奖项,性格比较偏执,平时属于“人狠话不多”类型,很少和大家开玩笑,但是学术方面毫不含糊,一丝不苟,导师稍加点拨后,剩下的就是自己一能猛如虎的操作,然后就是发核心期刊、发国际会议,总之学术能力确实超出我们多数同学一大截,最后提前一年毕业,还是省级优秀毕业生。
另一位B同学保研来自一所普通211,但是他是大学专业的第一名,还是校学生会干部,因此综合素质特别高,学习成绩好、组织沟通能力强、还能弹得一手好钢琴,有一副好噪子,学校音乐节上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导师不担心他的论文,派他在学校相关的企业边实习边搞学术,能力增长特别快,导师开会时经常表扬他,说他在企业里的科研能力“秒杀”许多正式员工。
以上两名优秀的保研同学,你说导师会不喜欢他们吗?他们顶着保研的“光环”来读研究生,而导师在开学之初的“高看一眼”最后也并没有失望,因为他们确实有过硬的实力让导师喜欢,让像我这样的同学羡慕。
当然,并不是说自己考上的同学就不优秀。
我另一个同学C,毕业工作4年后考研,一次成功上岸。他的初试成绩一般,但复试成绩特别高,主要就得益于他这4年里有着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我们应届生只会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他会给我们讲现场的真实情况。读研时他的导师是学界“大拿”,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项目,他一直跟着导师和博士师兄做项目,包括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最后发的论文都是含金量很高的论文,专利也有好几个,最后进了国字号科研院所。
这样的同学,也许考研分数不是最高的,但也一定是导师最喜欢的学生类型之一。
结束语
总之,对于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保研好还是考研好,不能一概而论,读研的学生给导师的印象,跟工作之后员工给老板的印象差不多,不在乎你是从哪来的、怎么来的,只要进了门槛,就都会一视同仁,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拼。只要学生的能力强,就会得到导师的认可。
保研和自己考上的学生,导师更喜欢哪一种呢?
导师更喜欢哪种学生?一般来说,答案是:宝颜>考研>考研>考研。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每年的研究生名额大部分给了研究生,考研指标很少。这里的保险研究包括:我校的保险研究和国外学校的保险研究,两者都比较热门。为什么老师喜欢保护研究?这其实是对考研制度的一种抗议,老师们认为保研可以选择更好的考研人选。这个要从保险研究和考研的方式入手。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问题出在初试。在实践中,导师发现许多初试成绩非常高的考生入学后,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研究能力都没有达到标准,这使得导师不得不想办法寻找对策。对策一:提高复试比例。目前我们学校把初试成绩换算成100分,然后比例定为50%。也就是说初试高50分,总分只有5分。对策二:提高科研保险比例。有的考生初试真的太凶了,400多分,复试成绩却很差。这个时候有可能利用复试成绩让他落选,但是容易引起争议,导致暗箱操作的想法。同时复试时长不长,复试内容毕竟有限。
研究保险的调查手段比统一考研丰富得多。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研究夏令营,在夏令营中,除了检查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外,还会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研究生和研究生的区别。考研就像一个奢侈的菜市场,质量很好,你可以随意接受。考研就像一个普通的菜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只有仔细选择,才能选择出好的,大部分都是差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考研。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运,就得努力。你要搞清楚导师为什么更喜欢考研的学生。你要努力提升自己,达到导师的要求。而不是要求导师平等对待所有菜市场。
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还要有坚定的意志力,不怕困难,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在相对枯燥的科研生活中坚持到底。许多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优异,但害怕承担具有挑战性的科研任务,甚至许多人因为害怕难以完成任务而选择半途而废。其他同学意志力薄弱,往往三心二意,最终一事无成。这样的学生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是很难做好科研,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的目标,善变,做了无数没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