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穷三代什么毁一生 考研最激励的座右铭
为什么说清华毁一生,北大穷三代?求一条考研励志口号,鼓励自己走完考研路,真的是“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读博穷三代,科研毁一生,真的是这样吗?怎么看“读博毁一生,科研穷三代”?都有什么穷三代什么毁一生?
本文导航
为什么选择清华而不是北大
“读清华毁一生,读北大穷三代”的传言是偶在网上偶然所碰见的一句话,但是却深刻击中了当前清华北大中大部分贫二代的现状。通过过年回家的案例实证,清华北大研究生高学历的风光早已成为历史,名校制造屌丝而非精英也成为现实。
凡是在清华北大就读的研究生大部分都不愿意离开北京这座城市,而据调查,名校研究生大部分家庭均出自工薪家庭,与二代系无任何瓜葛。二代们相反大部分在较为普通的省市高校就读,比如黑龙江大学就是黑龙江的官二代居多,这些三类学校聚集了最多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名校超高的分数线使得只有寒门子弟才具备这种拼搏的斗志,当然清华北大的二代也有不少,但是大部分以在职研究生等形式,而且与普通的屌丝完全隔离开来,所以不具有代表性。前些年,清华北大这种高校,几乎以清一色的农家子弟为主,农家子弟出人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富有戏剧性的历史。今天是寒门子弟,明天却是天子门生,掌控极大的社会财富!成为主宰庞大帝国的统治阶层,角色的变化使得学而优则仕成为了所有中国寒门家庭的梦想!
然而如今的清华北大研究生刚毕业就要面临高房价的困扰,300万以上的超高房价使得名校精英们一毕业即成为“负翁”,高负债与低收入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名校屌丝阶层开始形成,这是一群农村中的龙凤,然而当他们鱼跃龙门之后,面临的处境甚至比在农村更为艰辛,高负债使得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一种贫困走向另外一种贫困。由于清华北大学生天生高贵的精神品质,也使得他们不愿意屈就,无论是职业还是择偶,所以很多名校屌丝最终郁郁寡欢而不得志。相反一些小学毕业生,很早混社会,本身就没有什么期望所赋予的压力,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滚大众却获利丰厚。开奔驰宝马,有漂亮老婆儿子,曾今他们的偶像的高材生却不得不拮据得租房过日,如今谁又是谁的偶像?
财富的流向使得工薪阶层依靠工资收入改变命运成为童话,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命运格局似乎说明了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们总是跟不上???
身边实例论证:
1、某某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在北上广城市月收入虽然过万,但是依旧是屌丝一枚。在租的小房子里面生活,挤地铁挤公交。
2、某某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出国攻读博士,年近40,未婚,在国外争取拿绿卡中。年收入虽然可以足够温饱,因不屑于和难民做朋友,平日主要和自己对话,至今未有进入当地的主流社会,经常不由地感叹“苍天啊、大地啊,怎么来到这块土地上了啊”。
3、某某清华北大毕业在某体制内单位任职,月薪不到5000,虽挂着体制内的名誉,但终究不能当饭吃!只能每天对于民生社会大发感慨,然后去动物园批发市场或者淘宝网购些日用品。
4、相形之下,大部分大专甚至中专的学生在中小城市,曾经被老师批评的最没有前途,班级里面最后一排的学生,现在活得至少有模有样,有吃有喝有完整家庭。
考研最激励的座右铭
考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
36岁读博的真实感受
如果你的目标就是找工作的话,那就真的是“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了,学历越高,学的东西实用性越低,博士读完了,学了一堆无用的知识,对于工作没有一点用处,把本该用来找工作挣钱的青春浪费在读博上,又缺乏工作经验与技能,找不到教职就意味着失业,搞科研耗费科研经费,除非做出了世界一流的成果,没有任何奖金,还不如去做一个泥水匠,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最后也是穷困潦倒的,“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人遭尽世人白眼,满腹经纶对于实际工作也没什么用处。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认为“学习是为了工作”,这句话不知害了多少人,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却被父母逼着学习,吃尽了苦头考学,失去了学手艺的机会,最后找工作还不如技校出身;也有孩子热爱学习,天真以为好好学习能找到好工作,但长大后终有一天发现学的东西对工作没什么用,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也失去了成为国家栋梁的机会。读博、科研就意味着牺牲自己,少挣一些钱,为社会做出贡献。
为什么好多人不建议读博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还是看个人追求吧。我自己大学毕业那会,压根没想要找工作,一心想着考研到一个好点的学校,有面子。考上了。现在研二,整天闷在宿舍里写论文,一天三顿都是叫外卖。考上研究生可能很简单,但读起来真的很难,特别是好学校,随便想混一混就毕业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下定了决心,真的做好了当学术狗的准备,就一直上下去吧!像我同门师兄师姐毕业,最初月薪最低也将近一万,怎么会穷三代!如果只是想混文凭,建议还是找个工作吧,经验往往比文凭更重要。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何知道自己要不要读博
科研本身也是一份工作,同一种工作内部对比,也会有人挣钱多,有人挣钱少跨行业对比就更不公平了觉得不如其他行业赚钱多的,跳槽改行没人拦,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才是正经何况认真搞科研做好工作的收入,也还不至于就叫“清贫”科研工作,特别是高校科研工作,确实不是一条快速发财的道路。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更适合由家境良好又对科研极度感兴趣的人来做。出身贫寒的凤凰男们,苦读PHD留在帝都的高校做青椒,其实只不过是为了站住脚的编制、为了第二代发展的权宜之计,文革结束后靠这批人搞起来的科研体系,其实需要换血了。那些在高校占着教职还同时开公司的才是该打击的对象,有本事开公司赚钱就全职出去,不要占用宝贵的教职岗位,拿研究生的廉价、学校的资源来开公司不该鼓励。虽然学校也变成个大公司了。
富不过三代真正原因
传统文化里说,一辈子无好妻,三代无好子。是说,选择配偶的重要性。
佛家说,人穷主要是因为悭吝,舍不得布施。因为没有积累下阴德,所以才贫穷。如果全家人都很吝啬,祖祖辈都吝啬,那就会穷很多代。可能也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