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专业大学有哪些 选考古系要选什么学科
有文物修复专业的的大学有哪几所,博物馆学国内顶尖大学排名,做考古学者应该学什么专业?哪所大学好考?上海大学文博学术氛围如何?
本文导航
学文物修复哪个大学比较好
文物鉴定专业高校一览表(非考古类专业)
院校 开设时间 门类 学制/年
南京艺术学院 1999 书画 4
北大资源文物学院 2000 全科 4
中央美术学院分院 2002 书画 3
北京文博学院 2003 书画 4
德镇陶瓷学院 2003 陶瓷 3
保定学院 2005 全科 3
京莫愁职业技术学院 2005 书画 3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2005 青铜、玉石 3
金陵科技学院 2005 书画 4
南大金陵学院 2005 古籍善本拓贴 4
北京联合大学 2006 文博旅游讲解 4
中国防卫科技学院 2006 全科 3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2007 陶瓷 3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07 陶瓷 3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2007 青铜、陶瓷 3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2007 陶瓷、杂项 3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07 全科 3
中传大南广学院 2008 文物传媒 4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2008 青铜、陶瓷 3
太原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2009 青铜、陶瓷 3
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 2009 书画 3
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 2009 青铜、陶瓷 3
北京东方学院 2010 全科 3
北京城市学院 停招 玉器 4
中国哪些大学有自己的博物馆
本专业开通院校
1. 北京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2. 南开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3. 中国人民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4. 吉林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5. 厦门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6. 郑州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7. 四川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8. 西北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9. 浙江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10. 北京师范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11. 复旦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12. 首都师范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13. 中国社科院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14. 中央民族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15. 山东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16. 中央民族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17. 武汉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18. 安徽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19. 中山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20. 暨南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选考古系要选什么学科
做考古学者应该学:考古文博专业!
十所全国有名的考古学大学是:
1.北京大学
2.吉林大学
3.山东大学
4.西北大学
5.四川大学
6.南京大学
7.南开大学
8.郑州大学
9.中山大学
10.复旦大学
自己可以参考各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考古学就业很麻烦、工作很辛苦、很枯燥!
上海大学直博几年
学术氛围挺不错的。一、上海大学文博专业:
1、文博专业是上海大学文学院下的一个专业,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的服务领域包括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展览展示馆,各级政府文物行政管理机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文博考古科研院所、古建筑科研院所、展示设计制作公司,各类新闻媒体、文物书刊音像出版机构、文物系统社团组织、文物商店、文物拍卖机构等。
2、上海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培养将紧扣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注重文物考古与博物馆的实地发掘与实践工作,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文物与博物馆学科。学科每年聘请国外著名教授开设专业课程,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为地方社会服务。
二、上海大学:
1、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位于上海市,是上海市属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有宝山校区(校本部)、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学校设有30个学院和1个校管系;开设94个本科专业;有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专任教师3419人;有研究生18021人,全日制本科生19921人(含预科生63人),成人教育学生19912人。
3、上海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国际三大检索(SCI、EI、CPCI-S)收录的学术论文数分别位于全国高校46、43、31位,2021年,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4、学校新组建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4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1项,获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计178项(其中一等奖共计3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