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原文译文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赏析是什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千古名句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后两句赏析。
本文导航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句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原文译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赏析】此诗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这两句诗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明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在许多诗中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此文来源于《百度百科》更详细的解释,请参阅《百度百科》相关解释。此类问题可以直接在《百度百科》输入问题则可有详尽的译文解释。如果没有找到,可以发到此处,大家一起来探讨。
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知识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简析:
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表达了远赴偏壤之地的对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表达了他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赏析:
首句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这一句既是写景,也点名了时令。子规即杜鹃鸟的别名。《埤雅·释鸟》:杜鹃,一名子规。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唐代杜甫《子规》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唐代李白《蜀道难》诗: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里两句的意思是说,杨花落尽了,子规鸟不住地在啼叫。其实,诗人李白选择了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这不但借用了杨花的飘飞不定的特点,也借用了子规鸣叫不如归去的意义。
杨花飘飞,子规鸣啼,动态描写和声音的描写结合所形成的审美意象,不但描写了一种凄清的环境,而且融情入景,暗含了诗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也为后面抒发情感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写道:闻道龙标过五溪。闻道即听说。五溪即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龙标即指王昌龄贬为龙标(即今黔阳)尉。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闻道用得很好,因为闻到仅仅是听说,还不一定是真实的,但诗人却如此关心,不能不说他们之间有着很好的友情。过五溪中的五溪表明了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这一句表面在叙事,实则更在抒情,寓情感与叙事中。可以说,看是平淡之语,实则蕴含了悲痛之情。
第三句承上而来,又叙述描写转入抒情。诗人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 愁心即离愁别恨之心。南宋词人吴文英《唐多令·惜别》中写道: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意思是说,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这里就突出了一个离愁别绪。
李白诗句的意思是说,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是的,诗题中一个遥字,表明了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一个寄字表明借着天空中的明月寄予情感。明月千里可共,所以诗人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
明月这一意象在李白诗歌中比比皆是。比如,《静夜思》写道: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又如,《把酒问月》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可以说,诗人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水中捞月而死,可见诗人对明月独钟。在诗人的一生来看,明月成了诗人的情感的寄托,也是诗人对朋友及其家人情感的载体。
最后写道:随风直到夜郎西。夜郎 地名。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意思是说,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这是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感的体现。其中一个直字,不但表达了诗人急切关心朋友的心情,而且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总之,这一句与联系上句我寄愁心与明月联系起来看,诗人借月寄情,不但表明了诗人心中对朋友充满了缕缕思念之情,也表明了诗人对朋友被贬的愤愤不平。此时此刻,只好把这些情感寄托在明月上。同时,借助明月来表达对朋友的想念与安慰。
在艺术上,首先,想象丰富,情感真挚。其次,拟人手法,寄情于物。再次,飘逸的风格,表现豪迈的气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因生活小节遭受谗毁,被贬为龙标县尉的消息,写了这首诗.诗以落花和子规悲鸣起兴,渲染出感伤的氛围,将这种感情赋予明月,使之人格化,表达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思念、关切、担忧之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译文简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后两句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抒情,共有三层意思:1、说明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人倾诉,只能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2、说明只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它;3、自己只能依靠明月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他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途中要经过五溪。
我将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赏析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诗的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二人的深厚情谊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