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高考状元港大 状元被港大录取怎么去
高考状元在港大现在怎么样?高考状元刘丁宁为什么放弃港大再上北大?高考状元为什么选择上“港大?校方用72万奖学金挽留,内地学生刘丁宁仍然退学,原因是什么?辽宁学霸放弃72万奖学金,并从港大退学,为何再复读一年?
本文导航
状元被港大录取怎么去
到了那里,除了奖学金不同,更容易到喜欢的专业以外,状元不会有更多光环的……
有很多原因拉,香港的制度很棒啊,又那么有钱,学校给的奖学金多,香港的大学高考状元到了香港大学,可以获得50万的奖学金金,因此他们去了香港大学,并非
刘丁宁为什么不上香港大学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她在港大读了三个月后选择复读是一件草率的事情呢?
我非常反感许多人站在”过来人”的角度试图论证刘丁宁的选择是错误的并且“将来一定会后悔"(有些没直说的字里行间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除了刘丁宁她自己,有谁有资格对她的人生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呢?
她父母曾经试图干预她的人生,她妥协了,然后在妥协过后感到不甘心,想要反悔但已经失去机会,制度给她的唯一选择便是从头再来。
她居然真的有胆量选择了从头再来,并且赢得漂亮。
她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并且愿意为了自己梦想奋斗,不顾他人眼光。
敢于选择从头再来,在她做出这样的选择之前,她必定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她知道她将面对什么,她一定也曾考虑过或许未来的自己并不会有什么成就,甚至有可能会后悔。
但是她不怕。
我很敬佩她。
我非常能理解这刘丁宁离开港大选择北大或许伤害了某些(注意,我说的是某些)以母校为荣的港大同学们的感情,但我相信刘丁宁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并没有伤害你们的意思。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我并没有说选择港大是个错误),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我不觉得刘丁宁的选择是草率的,同时我也非常不赞同题目里的许多人对刘丁宁的恶意解读。
你不理解是你的事,她的选择是她的事。
最后,我希望所有人都不再在讨论刘丁宁,忘记她,不要再关注她。
让她静静的长大吧,她的路还长。
最后的最后,衷心祝愿她,未来的日子里一切顺利。
请采纳 谢谢
当年去港大的高考状元
可以放弃。去北大应该需要提前在志愿中有填报的。因为只有填了才能投档。不过状元属于奇缺资源,有很多特殊的待遇。或许学校会主动联系的。项提前被港大录取只要参加港大面试并在面试中胜出就可以了。
刘丁宁现在是北大老师吗
高考,经历过的人们或许都会记得它的难忘吧。多少个日夜里的汗水,多少的压抑与迷茫或从容或艰难的度过。十年寒窗磨剑,在此刻亮剑争雄。好多人说高考是人生最后一次的公平,不管有没有夸大之嫌,不可否认的是这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小小的差距,就是不一样的人生。
每一年的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都会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被羡慕,被称赞,被光环围绕。而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一个辽宁省的高考文科状元,两度高考拔得状元头筹,重新择校的过程与经历。
高考的状元,你肯定会说这可是最拔尖的人才了,高考的竞争压力这么大是什么样的原因会让她选择有这么大的勇气再来一次,万一失败了呢?这样做是否过于儿戏和草率。
为何会选择再度高考,这确实会让人不解。但不妨先看看这位女学霸的经历,再做定论。
辽宁文科状元,光环与选择
这篇文章要说的主人公是辽宁省2013年的文科状元刘丁宁。刘丁宁这个小姑娘是辽宁省本地人,从小就聪慧过人,学习成绩特别优异,可以说是现在许多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她自然也是很顺利的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一向的高材生,沉稳秀气的她一直让人很放心。如果说有些孩子因为心态不好过于紧张压抑,本身学习优秀但是由于心态问题而发挥失常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这将会是让许多人都惋惜嗟叹不已,当然也可能会被当作失败的案例谈起,总而言之就是很不幸的。而刘丁宁顶住了压力,以非常好的状态参加高考应试,最终以总分658分的好成绩拿下了当年辽宁省的文科状元。
状元总会成为各大高校争取抢夺的对象。除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祝福与肯定,社会各界突然增加的关注如潮水般涌来。
同年她参加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节目,与各个省市的状元一起登台,她虽然有些腼腆,却给人一种难得的安稳与成熟,在节目中她袒露自己有一个文学的梦想,接下来会好好考虑去哪所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文学的执着,各大名校的电话拜访,各种优惠的政策条件,全额奖学金等等,终于,经过了众多因素的考虑,在慎重选择下,刘丁宁最终选择了香港大学。
顶尖的大学排名,宽松的学校生活环境,显著的文学优势,这看上去确实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那么,后来她为何又选择再度参加高考呢?她的大学生活又是如何呢?
港大生活,虽不吃力,却有些蹩脚
带着自己的文学梦想,刘丁宁来到了港大。一腔热忱,抱着期待与好奇。可是现实却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求学路上一直相对顺利的刘丁宁终归还是遇到了难题。
港大实行的是英语教学,虽然说她的英语水平并不差,但是由于书面语言和口语上很大的差别,刘丁宁还是很吃不消,这曾一度困扰了她很长时间,但是谁叫她是刘丁宁呢,她咬咬牙拼命练习口语,终于战胜了这个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更严重的问题却不是努力就能克服的。
终究是不适应港大的节奏和学习氛围,刘丁宁深深地体会到这种境遇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且自己好像凭一己之力真的无法改变现状,刘丁宁还是选择了退学。
为此,港大甚至不惜开出了72万元的巨资来挽留她,但这一次,她选择了拒绝。但是,拒绝后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承受和翻盘的。
回到最初的梦想,再度折桂高考
选择了退学,再度参加高考,然后去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北大中文系,这在当时退学的刘丁宁看来是梦想,在别人看来可能说是痴心妄想也不过分,毕竟已经上了一段时间的大学,高中的知识不可能完完全全记得,状态也需要变更调整,这在很多人或者说所有人看来无疑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因此不理解的甚至是质疑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但是刘丁宁已经做出了选择,她早就考虑到了所有的后果,但是,谨慎的决绝后,她就是做出如此决定。
背水一战的滋味只有经历的人才懂得吧,她没有退路,她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高考准备工作中,尽最大的努力去复习,去查缺补漏,她的状态让大家欣慰,甚至有老师预言她很有希望再度成为文科状元。
终于,她不负众望,一举再度夺得当年的省文科状元。这个惊人的成绩无疑是震撼人心的,这背后的汗水和努力,以及做出这样的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也是鲜为人知的。
这次,她用一年的沉默与努力换来了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这次的选择来之不易,她没有犹豫,而是直接报考了北大中文系,而北京大学更是看中了这个女孩的才气和韧性,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刘丁宁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北大中文系,再度开始了文学路。
写在最后
刘丁宁的退学港大选择重读的决定,背水一战,好在有惊无险 ,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获得了宝贵的高考志愿机会,去到了中国最高等的学府——北京大学来继续自己的文学梦想。
我羡慕她的才华与骄人的成绩,同时为她的选择捏了一把汗,为她最后的成果而欣喜。但是通过她的经历,最震撼我的还是她放弃港大优越的大学生活和高额奖学金去选择高考重读的勇气。
勇气与选择,确实是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去面对的因素。选择,有时候可能会决定我们的人生走向或者说是平台,但是,勇气,确实是那个可以再拼一次,再博一次的筹码,虽然说可能最后无果,但是勇气确是重新选择的第一步也是最低限度的要求。
人生海海,时时面临着选择,我们有时干脆有时迷茫,有时身握主动权,有时却只能被动接受。谁都逃不出这些境遇与宿命的,无论是在世俗眼中这个人是多么成功或者是失败,但是,有些时候,差距在于勇气多大,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扭转去换一次主动选择的机会。
北京高考状元入读港科大
港大对于他来说并没有预期的结果,虽然开出这么高的奖学金,但这并不代表港大是好学校,内地比香港好的学校并不是没有,近两年香港的表现来看,无疑表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