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二战 考研二战需要回学校吗
考研二战和高考复读有什么异同?高考复读和考研二战哪个更难,为何很多人考研会二战、三战,但高考时却很少有人愿意复读?允许高考考研二战,会不会对应届生不公平呢?高考复读和考研二战哪个压力大,选择复读二战高考是失去的更多,还是得到的更多。
本文导航
复读了一年考研又要二战该咋办
本人高考复读过,目前正在考研二战中。高三,第一年,没有好好学,学不进去,焦虑,愤青,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无法自拔,不知深浅自以为最少能考个二本。结果就是离二本还差了15分,没有任何犹豫选择了复读,十年寒窗从没想过自己居然只能去三本,不甘心。高四,第二年,比高三的时候踏实了很多,不再愤青,认认真真好好学,虽然依然焦虑,依然无法完全从他身上收心,分数有一定提升但始终达不到期望,目标也一降再降,但是总得说来,自己真的尽心尽力了,最后结果离一本线差了15分。大学,一个还算不错但是地理位置很吃亏的二本,在别人看来报低了浪费分了可以去个更好的学校(虽然再好也只是个二本),但是那是他的母校,而只有到了大学,才知道高考有多重要!唯一的补救措施(其实并补救不了)就是考研了。考研,感觉跟高考是完全不同的,目标无比明确清晰,方法无比重要,意义无比重大——那个神圣的地方,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回想高考,才知道以前有多无知多茫然,有目标但是太模糊等于没有,没有方法,混沌,什么都不懂,但是,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离分数线差了34分,依然没有犹豫,二战,就是现在,今年12月份考,还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无怨,无悔!失去了高考,不能再失去考研。
复读与跨专业考研哪个好
从选择上说,考研更难。高考改革后,开放了六个平行志愿,也就是大家考出成绩后,只要对自己认知不太偏差,都能有大学上。但是考研只能想好自己的方向目标,选择一所大学考试。成败在此一举,考试之后还有面试,不再只是靠成绩说话。很多考研的同学成绩虽然很好,却因自己当初选择太高,与读研失之交臂。
考研失败后二战还有前途吗
初听这个问题,很多人才回过神来:是啊,当初高考的时候只要考个本科就走,死活都不愿去复读,哪怕是真的能考上名校;但是考研的时候反而不是什么学校的研究生都读,必须得是个好学校,甚至是名牌。而且那些不愿在高考复读的同学,到了考研的时候没达到目标,不惜二战、三战去考,直到考上研究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何考研二战、三战的同学很多,但高考时选择复读的人却很少?
早在去年刚高考结束,小水就遇到一个准大一的新生,他刚结束高考,考上了江苏的一所普通二本,正在等录取通知书。但是他觉得自己发挥的不好,但又不愿意复读,所以就咨询小水考研的事情。他让小水给点意见,以求自己能在大学期间好好准备,考一所比较好的大学,最低要求还是个211大学的那种。
虽说还没进大学就准备考研确实有点早,但是想从一个普通二本考入211或985名校十分不易,准备的早也容易理解。小水问他为何没有考虑高考之后复读,他起初也是想过,他们班里就有几个去复读了。但是他的成绩一直在班里不上不下,复读一年也考不了什么好学校,而且他觉得高中太苦,不想再复读。
但是对于考研,他却信心满满,他想考南京大学或者东南大学,一次考不上还想再考。小水给的建议是先做了解,不急于一时,即使考研的话也得到大四的时候,现在还有很多时间准备。大学的时候先给自己定位清楚,选专业,再择校,再具体定考研的院校,而此时只需要对考研多做关注就行了,特别是他想考的那些学校。
和他类似,不少同学在高考的时候不会选择复读,但是在考研的时候二战很普遍。高考和考研都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之一,只不过经历高考的人多而选择考研的人相对较少。之所以高考复读的人少,而考研二战、三战的人多,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了!
01、高考复读一年提分不易,考研再考一次成功率更高
高考复读一年提分不易,即使是好学的人能提50-80分就非常厉害了,也有一些同学越考越差的例子,每年高考的内容不尽相同,考察内容也各异,这都是不可控的因素。一个高考总分只过二本线几分的人,想通过一年的复读就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不是不可能,但基本上是奇迹了。
考研再考一次成功的概率就更高了。考研不像高考那样,只看总分高低和名次说话,考研选择的学校很多,分数线也大不相同。有的985名校学校在录取分数线上很可能还低于国家线,再考一次研究生成功的概率就大了很多,这是高考所不具备的。
02、高考时只求考上本科,考研时目标性较强,冲击名校
在高中时代,很多同学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还有的根本没有把学习当做一回事。所以基本上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不想去参加复读,觉得高考复读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而且自己复习一年和别人的差距就多了一年。在高考当年能走个二本院校,大多数同学不会选择浪费时间去复读一年。
到了考研的时候却是另外一种样子。基本上选择考研的同学要么是为了追求高学历,要么是有自己的读研规划,还有的是想在专业方向有所建树,读研目的性非常明确。所以他们在考研的时候往往倾注全力,花费高代价去拼搏,对于他们来说,花两三年能入985名校读研还是非常值得的!名校读研后带给他们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03、高考复读压力大,考研可以自己选择复读方式
高考复读的压力非常大,不少家庭以孩子高考为重,不惜花费一整年的时间去陪读。毫不夸张的说,一个高中生集聚了整个家庭的希望,若是复读之后还不如当年高考发挥的好,肯定心理上难以接受。所以考生在高考复读的时候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的,每复读一年压力就增加一倍。大部分的同学不愿复读,即使复读一年,能走本科的话基本上也就走了,几乎没人愿意在高考上死磕名校的。
考研则不然。考生在读大学期间,学习自己的课程之外就可以兼顾考研的内容,这样应届本科生考研基本上是在大学期间完成的,压力也小了很多。即使在考研时死磕名校,考生完全可以在职考研。家里人支持的话,就宅在家里考研好了。考研没有年龄限制,即使你是工作了五六年的人也可以参加考研,考上研究生去读就行了。
有的同学为了进名校在职考了很多年,什么时候考上了,就辞职读研就行了。况且在读研方面,考生还有三种不同的选择: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以及在职研究生。后两者考生工作的时候就可以上,一边工作一边还能提升学历,不少同学都乐于这样做。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少用人单位还是非常看重第一学历,即使考生能够考取211或985名校的研究生,但是在复试阶段往往本科院校越好的同学录取的概率越大。高考能够考一所好大学固然很重要,但是考研也可以多多少少弥补高考时候的不足,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众多考生自由选择的的结果。
考研二战需要回学校吗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有这种想法,考研不易,何必互相为难,谁能保证自己考研十一万三不到一百2020年考研做341万,实际考生的人数仅100万突破2020年的人数甚至可以突破400,这次录取的人数仍旧是100万左右,对于考研来说,考不上了才是绝大多数!如果不允许考研二战,那么一战没有成功的同学,岂不是把自己的后路都断了。高考尚且可以选择复读,有人复读八年考上北大被当成励志故事,为什么考研就不可以二战呢?
考研的人数逐渐变多和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关系。从研招网的统计数据来看,近几年往届生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以2019年为例,其中往届生占到考研总人数的48.23%,应届生的51.77%,这就意味着往届生和应届生几乎各占一半了。
当问到这些考研的学生,如果今年没有考上,接下来打算怎么办的时候?有41.03%的同学表示明年再考,有29.14%的同学表示找工作,还有19.81%的同学没有想好。图中是往届生的占比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甚至有超越之势。而且根据数据表明往届生考研成功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应届生。
就目前的情况,我认为不鼓励所有学生都去考研,但是也绝对不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限制二战考研的学生,是否考研,考几次都是学生的自由。允许学生考研二战,三战,对于应届生来说不存在公不公平的问题,因为只要你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去考研,而且想考几次考几次,这一点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所以允许往届生考研对于应届生来说并没有不公平。
复读和考研哪个容易逆袭
压力都大,而且是不一样的压力,但是最终怎么样还是得看自己的选择,只要不后悔就行
高考已经尽力了还有复读的必要吗
选择复读二战高考是失去的更多,还是得到的更多?选择复读二战高考是失去的更多,还是得到的更多?不建议。以一个毕业多年的末流211毕业生身份告诉你以下原因:
1、再不好的211也是重点大学,国家政策在那里呢,各种待遇福利都不赖 差别在于地域、知名度和学术能力,将来就业时知名度更高的学校会有顶尖的机会,但普通的也不赖,除非你有100%把握考取985大学,因为好一点的211基本上都是985了,否则,没意义,985档次你要是够不到这一年不是白费了?你可能会说,还有20所非985的211好大学呢,可万一你考的没那么精准呢?哈哈哈,这个逻辑有点绕
2、上了211如果你不满意,那么请你努力学习,保研、考研对于更好的学校来说很有优势,如果是联盟校就更省心了;
3、工作了之后你就会发现,年龄多么重要,晚毕业一年都难过一年,年龄越小在职场越吃香,且有更多试错空间,我曾经有个学长,考了四年高考,死心眼非要考复旦新闻系,可是第四次还是没考上,最终读了个浙大新闻系,又怎样呢?他上学的时候同龄都毕业了,四年记者生涯,比他四年复读生涯有意义多了。
4、再说个最残忍的理由,能一次性考上985大学的人智商真的都很高,将来你在工作中就会知道985毕业的同事们真的举一反三、理解能力、反应速度特别快,但,只要你能跟他们进到同一家公司,站到同一个平台上,你的速度虽然会比他们慢,但一定会越来越好。所以,将来就业时,眼光要往上看,不要往下瞧。选择复读二战高考是失去的更多,还是得到的更多?